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各專業介紹
2009-05-11 19:39:11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各專業介紹
學校1985年開始培養第一批計算機應用專業本科生,1994年,正式成立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現已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件)、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子與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五個本科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計算機系統與結構、計算機軟件、通信工程及應用電子四個專業教研室;電子與信息工程實驗中心,電子與信息工程研究所,通信工程電子研究所。其中電子與信息工程實驗中心下設有微機原理實驗室、計算機軟件實驗室、計算機控制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程控交換實驗室和光纖通信實驗室。
電子與信息工程系擁有信息與管理工程省級重點實驗室。多年來,共完成科研項目300余項,其中承擔了國家863重點項目3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市級科技進步獎勵24項。在教學研究中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省部級獎勵6項。學生社團兼科技、文體于一身活躍在廣大同學之中,在1999年遼寧省“鳳祥杯”首屆大學生電視辯論賽中我系4名隊員參加并獲得冠軍,2002年,東北三省高校舉行首屆“東軟杯”軟件之星大賽中,我系代表學校組隊參賽,獲得了第三名。
目前,畢業生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及地區。其中一部分畢業生考取了碩士及博士學位,一部分學生在知名企事業單位就業,如LG電子、北大方正、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澳克瑪、小鴨集團、中國電信及中國聯通各地分公司等。許多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主要學習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企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從事計算機設計與開發的高級專門科學技術人才。
本專業強調計算機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結合,要求具有堅實自然科學基礎理論,較好的人文科學知識,較強的外語水平以及良好的工程訓練和較強的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
程序設計、離散數學、匯編語言、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結構、數值分析、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編譯原理、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網絡、計算機控制與接口、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多媒體技術、軟件工程、可編程控制器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件)專業
本專業主要學習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主要掌握計算機軟件方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接受從事計算機軟件工程化訓練及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基本訓練,能在企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從事計算機軟件設計與開發的高級專門科學技術人才。
本專業強調計算機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結合,要求具有堅實自然科學基礎理論,較好的人文科學知識,較強的外語水平以及良好的工程訓練和較強的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
程序設計、數理邏輯學、集合論與圖論、組合數學、匯編語言、數據結構、計算機組織與結構、數值分析、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編譯原理、算法設計與分析、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軟件工程等。
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通信工程專業、寬口徑的工程技術人才,重視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和實踐,重點培養通信系統與傳輸技術、網絡工程與通信網兩個方向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培養具有深厚的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全面扎實掌握通信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通信系統的設計方法,具有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比較全面的知識,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線路、脈沖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數字通信原理、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理論、數字信號處理、微波技術與天線、程控交換、計算機通信、光纖通信、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網絡管理與寬帶網等。
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擁有深厚的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全面扎實掌握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具有電子與信息系統比較全面的知識,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并能夠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制造和運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學習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原理、設計方法和相關技術。專業方向為電子技術和信息處理,重點是醫療電子和汽車電子等電子應用。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線路、脈沖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理論、數字信號處理、半導體物理與微電子器件、自動控制原理、集成電路工程、EDA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數字圖像處理、醫療電子,汽車電子等。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擁有深厚的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在微電子、光電子領域具有比較全面的知識。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乃至集成電子系統和光電子系統的設計、制造和相應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應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具有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能適應電子科學與技術方面廣泛的工作領域。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相關技術,具有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集成電路系統設計,電子元器件開發和相關技術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自學能力、文獻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線路、脈沖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半導體物理與微電子器件、固體物理、光電子學基礎、EDA技術與VHDL語言、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集成電路工程、光通信器件與技術、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