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志愿填報有關:未來最有“前途”的九大職業(2)
2009-04-29 09:34:40新聞晚報
[航空航天領域]
關鍵詞: “大飛機”成人才吸收器
行業背景:
隨著上海航天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更迫切。上海航天產業將在新型運載火箭、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深空探測及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太空實驗室、推進衛星應用產業化、新能源及環保設備等重點領域開展研制工作。
職業前景:
上海航天航空產業要實現創新和技術突破的話,重點領域科研生產管理的領軍人才和高層次學科技術帶頭人相當匱乏,個別專業技術人員相當緊缺,涉及飛機制造的所有專業。
我國民用飛機制造人才十分緊缺,最缺的就是飛機設計和燃油與環境控制系統方面的人才。中國的大飛機項目近年還需要幾千名本科以上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從事飛機設計和研制工作,而且這些人才匯集需要在短期內完成,這樣才能保證中國大飛機的研制進度。
專業要求:
航天方面需求:航天飛行器總體設計人才、航天產品推進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導航/制導與控制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光電通信技術人才、航天產品能源系統設計人才、航天產品熱分析/設計與控制人才、航天產品力學及環境工程人才、航天產品計算機技術人才、航天產品仿真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可靠性設計技術人才、航天產品遙感/遙控/遙測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微波成像及圖像處理技術人才、深空探測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制造工藝技術人才、航天產品新材料人才、航天產品質量管理人才、航天高級經營管理人才、航天高技能人才。
航空方面需求:航空經營管理人才、飛機設計人才、直升機設計與研發人才、航空發動機研發與制造人才、航空零部件研發與設計人才、航空新材料研發人才、航空試驗/測試技術人才、航空制造及總裝技術人才、航空工藝/工裝設計人才、航空制造基礎技術研究人才、航空計量檢測技術人才、航空無線電技術研發人才、航空電子電器設備設計開發人才、航空信息及測控技術人才、航空適航管理人才、航空客戶服務/航線支援人才、航空飛行場務人才、試飛人才、航空維修改裝技術人才、地面設備與服務設備/設施人才、航空制造高級技能專業人才。
[汽車領域]
關鍵詞:三方面人才持續走俏
行業背景: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和汽車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汽車類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職業前景:
上海汽車工業現有從業人員約7萬人,“十一五”期間從業人員將超過10萬人。根據預測,未來3——5年上汽需要各類專業人才1萬多名,其中50%是研發人才。今后幾年上海汽車工業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7個方面:一是跨國經營管理人才;二是汽車設計及開發人才;三是關鍵零部件人才;四是汽車服務貿易人才;五是高技能人才;六是汽車文化人才;七是其他專業技術人才。
專業要求:
汽車方面需求:跨國經營管理人才、汽車設計人才、汽車開發人才、動力總成設計開發人才、關鍵零部件人才、試制試驗人才、品牌管理人才、市場營銷人才、供應鏈管理人才、規劃管理人才、項目管理人才、財務管理人才、法律人才、高技能人才。
新能源汽車方面需求:混合動力汽車開發人才、動力系統集成與控制人才、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其輔助系統人才、高效新型內燃機人才、電機與驅動器人才、DC/DC變換器人才、動力蓄電池及管理系統人才、高效變速傳動人才、氫氣管理人才、高電壓安全/氫氣安全人才、總線網絡人才。
汽車服務與文化方面需求:汽車會展博覽人才、汽車傳媒人才、汽車會展設計人才、汽車物流人才、汽車金融人才、汽車鑒賞評估人才、二手車評估人才、汽車功能拓展匹配技術人才、汽車競技運動人才、汽車旅游娛樂人才。
[新材料領域]
關鍵詞:凝聚數十萬創新人才
行業背景:
從1995年開始,上海把新材料列為優先發展的三大高新技術領域之一,近年來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新材料人才存在三個不適應,一是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傳統培養方式不適應;二是產業鏈的分布與專業技術人才的分布不適應;三是企業的現代化與現有專業人才的能力不適應。
職業前景: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上海新材料產業從業者有19.06萬人,占全市工業從業人員的7.6%,但專業技術人才僅占從業人員總數的8.3%,高級專業人才只占0.9%。從人才需求總量上看,保守預測,至2015年,新材料專業技術人才至少需要8萬人,至2020年需要10萬人左右。
專業要求:
原創型人才要求掌握新材料科學技術發展趨勢,能承擔國家重大重點研究開發任務或省部級科研項目,擁有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生產管理人才要求熟悉工藝技術流程,熟練掌握技術裝備及材料的應用,靈活應對生產管理中遇見的問題;工程開發人才需要精通新材料生產,具有產品開發及轉化能力,熟悉市場運作機制,善于吸引投資、運用資金進行新產品開發;市場營銷人才要求具有營銷推廣和市場開拓能力,掌握全球和本土市場,能建立產品銷售信息網絡。
[裝備制造領域]
關鍵詞:專業前沿人才供不應求
行業背景:
“十一五”期間,上海裝備制造業將著眼于形成高端與引領,重點發展發電設備、輸配電設備、軌道交通設備、微電子裝備、核電、煤液化及先進采煤設備、重型裝備、數控機床及機電一體化設備、環保成套設備、儀表控制設備等領域,到2010年上海裝備制造業產值將達1.4萬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52%左右。
職業前景:
裝備制造領域大部分專業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仍然持續“熱銷”,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制造與加工專業人才也將供不應求。
專業要求:
電站設備人才、高壓輸變電設備人才、軌道交通裝備人才、微電子裝備人才、煤液化及先進采煤設備人才、重型裝備人才、數控機床及機電一體化設備技術人才、環保成套設備人才、儀表控制人才、柴油機設計人才、現代化農業裝備人才、消防/軍工及其他特種裝備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金融人才、電子商務人才、裝備制造業高技能人才。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