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志愿填報專業前景展示
2009-04-29 09:03:44新聞晚報
2009年高考填報志愿即將開始,隨著上海迎來改革發展的新機遇——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 《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今年上海考生們將面臨更多的專業選擇,金融、港航、文化、生物與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等九大領域值得考生關注,考生在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第一步時,可以有意識地向以上重點領域發展。
[金融領域]
關鍵詞:匯聚國際化金融英才
行業背景: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已成為國家戰略。隨著上海證券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的快速發展,上海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金融市場中心,并開始向國際金融中心發展。
職業前景:
與上海要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嚴重不匹配的是,上海金融人才嚴重缺乏,缺口已達成協80萬人。世界上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10%以上的人口從事金融業,而上海只有1%,金融人才總量只有10余萬。按照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進程,在未來15年內,每年應當增加10萬名金融人才。
專業要求:
熟悉國家宏觀經濟和金融業法規、政策;了解金融業的特點、市場、產品和業務;具有較好的國際交往能力;有國內外金融機構的從業 (實習)經歷、良好的業績表現等。
[港航領域]
關鍵詞:關注高層次復合人才
行業背景:
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是國家的重要戰略部署。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將以上海為中心,以蘇浙港口為兩翼,并探索航運開放試驗區及航運金融服務,促進上海港想航運高端服務業進軍。
職業前景:
國際化、高層次、復合型港航人才的短缺已成為制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上海要實現航運服務的國際化,需要在人才培養、人才環境等方面與國際接軌,據專家預測,至2010年上海航運物流人才總量將達到30萬人,至2020年人才總量將達到近40萬人,10年內年均增幅1.8%。
專業要求:
港口經營人才需要熟悉遠洋運輸業務、國際集裝箱運輸管理和實際操作;航運經紀人需要熟悉國際航運交易市場規律和業務;法律人才需要熟悉海事法律與海事處理業務等。
[文化領域]
關鍵詞:聚焦文化產業人才
行業背景:
近年來,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娛樂、休閑旅游為主要內容的上海文化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文化產業增加值占上海GDP的比重已達到7%,如果其在“十一五”期間保持15%的年增長率,那么到“十一五”期末可占到上海GDP的9%~10%。屆時,文化產業將是上海當仁不讓的支柱產業。現階段文化人才還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文化人人才總量不足;二是文化人才中,高層次、拔尖人才緊缺;三是人才結構不合理;四是創意人才嚴重不足;五是文化產業經營人才匱乏。
職業前景:
上海被列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地區,文化領域門類繁多、職業技能各異、專業特色鮮明、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因此對人才的需求,特別是領軍人才、拔尖人才的需求迅速加大。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后的市民文化需求,更為文化人才提供廣闊前景。
專業要求:
管理類人才除了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外,要求對各自行業發展規律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和專業管理能力。演藝、創作人才,要求具有相關技巧和藝術表現手段,有藝術領悟力和社會生活的洞察力、感受力,不僅具備相關專業理論背景,還要有豐富的經歷和經驗。
[生物與醫藥領域]
關鍵詞:構筑多學科人才梯隊
行業背景:
上海生物與醫藥產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受到高度重視,經過近10年的發展,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位于張江的國家上海生物與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已成為全國最具規模的生物醫藥研發和產業基地。上海已初步形成了生物與醫藥科技資源、產業和人才高度集聚的態勢。
職業前景:
到2015年,上海要形成以創新為特色、綜合性的生物與醫藥產業集群,成為有世界影響的生物醫藥創新制造基地。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建立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可是現在36—54歲的中年知識分子仍是承擔科研重任的主力軍,后備人才匱乏。預計今后本土的生物與醫藥研發人才走勢趨旺。
專業要求:
研究類人才要求熟悉和掌握國際上該領域學科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一定影響;開發和產業化人才要求熟知國內有關管理規范,熟練掌握相關開發過程中的各種技術和方法,并擁有豐富的實際開發經驗;市場和管理人才要求熟知國外藥品GMP管理規范和產品注冊要求,與業界和投資界具有良好的關系,了解生物與醫藥行業風險投融資情況,有較強的商務醫藥企業管理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具有相關機構實際工作背景。
[電子信息領域]
關鍵詞:瞄準專業型領軍人才
行業背景:
電子信息產業已穩居上海第一支柱產業的地位。在過去的6年里,信息產業始終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
職業前景:
業內人士估計,申城目前僅微電子類人才的缺口就達近30萬人,加上電路分析、電子產品、家電類、通訊類、移動通信、工業方面微波通信類,人才缺口超過50萬。
專業要求:
有團隊精神,國際化程度高,能面對挑戰,專業知識過硬,還需要具備多種技能,對特定的行業具有深刻認識,具備較強的學習和創新能力。
[航空航天領域]
關鍵詞: “大飛機”成人才吸收器
行業背景:
隨著上海航天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更迫切。上海航天產業將在新型運載火箭、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深空探測及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太空實驗室、推進衛星應用產業化、新能源及環保設備等重點領域開展研制工作。
職業前景:
上海航天航空產業要實現創新和技術突破的話,重點領域科研生產管理的領軍人才和高層次學科技術帶頭人相當匱乏,個別專業技術人員相當緊缺,涉及飛機制造的所有專業。
我國民用飛機制造人才十分緊缺,最缺的就是飛機設計和燃油與環境控制系統方面的人才。中國的大飛機項目近年還需要幾千名本科以上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從事飛機設計和研制工作,而且這些人才匯集需要在短期內完成,這樣才能保證中國大飛機的研制進度。
專業要求:
航天方面需求:航天飛行器總體設計人才、航天產品推進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導航/制導與控制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光電通信技術人才、航天產品能源系統設計人才、航天產品熱分析/設計與控制人才、航天產品力學及環境工程人才、航天產品計算機技術人才、航天產品仿真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可靠性設計技術人才、航天產品遙感/遙控/遙測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微波成像及圖像處理技術人才、深空探測技術人才、航天產品制造工藝技術人才、航天產品新材料人才、航天產品質量管理人才、航天高級經營管理人才、航天高技能人才。
航空方面需求:航空經營管理人才、飛機設計人才、直升機設計與研發人才、航空發動機研發與制造人才、航空零部件研發與設計人才、航空新材料研發人才、航空試驗/測試技術人才、航空制造及總裝技術人才、航空工藝/工裝設計人才、航空制造基礎技術研究人才、航空計量檢測技術人才、航空無線電技術研發人才、航空電子電器設備設計開發人才、航空信息及測控技術人才、航空適航管理人才、航空客戶服務/航線支援人才、航空飛行場務人才、試飛人才、航空維修改裝技術人才、地面設備與服務設備/設施人才、航空制造高級技能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