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專業簡介
2009-04-28 15:45:44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是從1982年外經貿部在全國外語院校中設立的首個對外經濟合作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至今已形成“經貿專業+熟練英語”的辦學特色和“以人為本,面向市場,服務首都”的辦學理念,2001年學院為建設北京市“國際經濟貿易人才培養基地”獲得市級專款資助。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設有國際經濟貿易系、國際金融系和高等數學教研室。國際貿易學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本科教育層次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金融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擁有第二學士學位授予權。
◆優勢特色
著力培養實用型人才。該院擁有國內一流的金融模擬實驗室和國際貿易實驗室,配備了先進的設備和應用軟件,學生可以足不出戶地模擬進出口業務流程、報關、制單、銀行存貸與匯兌、外匯交易、證券交易等業務。
著力培養雙語人才。通過雙語課堂教學,使用“BB網絡教學管理平臺”等手段把專業教學與英語能力有機結合在一起,學生在二年級基本通過了專業英語四級考試,四年級相當一部分通過了專業英語八級
考試。
著力培養前瞻型人才。為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國際貿易和國內金融業的發展變化,增設了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前沿課程,把最新的知識和教師們的研究成果傳授給學生,拓寬學生的專業面,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老中青相結合的師資隊伍,一半以上教師有國外留學進修經歷,并開設眾多雙語課程。
◆專業設置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并熟知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能力,為外資企業及政府機關培養國際經貿專門人才。
金融學專業(國際金融方向)
培養學生掌握并熟知國際金融理論,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能力,為金融機構培養專門業務及管理人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文化貿易方向)
隨著北京申奧和上海申博的成功,國際文化貿易專業化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擴大。該方向是因應市場需求,為培養出能夠參與貿易爭端解決、熟悉世貿規則、精通外語、具備藝術素養的高素質文化貿易復合型人才,為北京和全國的文化貿易服務而設立。
◆學制學位
以上專業本科學制四年。學生修滿教學計劃規定學分,符合畢業條件,準予畢業;學生完成畢業論文,評定合格,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商務談判、進出口業務、國際運輸保險、市場營銷、國際商法、國際貿易、西方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國際技術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國際投資等相關專業課程。
金融學專業(國際金融方向):
金融市場學、國際金融、商業銀行經營學、中央銀行學、保險學、會計學、貨幣銀行學、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資產證券化、企業并購等相關專業課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文化貿易方向):
文化產業經濟學、國際文化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文化貿易實務、文化企業投融資、服務貿易、文化風險管理、文化經典案例分析、文化客戶關系管理等相關課程。
◆對外交流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現與美國北佛羅里達大學、法國里昂第二大學以及日本愛知學泉大學建立了良好的校際交流關系,每年互派學生到對象國進行為期半年和一年的交流學習。截止2007年年初共派出15名學生赴三國交流學習。派出學生的優秀表現贏得了交流大學的充分肯定,隨著合作的深化,與三所大學的交流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同時,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還不定期聘請法國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專家學者講學。
◆實踐活動
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重視學生理論運用實際的能力提升,致力于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努力為學生創設社會實踐發展平臺。與眾多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有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均為學生提供大量高規格、大規模的專業志愿者服務機會;學院還擁有香港訊匯金融集團、渣打銀行、中國投資公司等專業實習合作伙伴,與中港實習生協會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可為學生提供香港永明、寶誠、匯豐等國際金融投資公司的專業見習機會,通過以上途徑,每年可為50%以上的畢業班和非畢業班學生提供專業實習機會。通過“專業+外語+實踐”的特色培養模式,有效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使得我院學生在各種大賽、活動中表現突出,贏得社會的廣泛贊譽,并以優異的成績走在全國同類院校的前列。如獲2006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市一等獎、2007年獲“北京市二等獎”。2006年獲全國大學生商務談判大賽三等獎、2007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特等獎、一等獎等。
◆學生就業
畢業生在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中,一直保有較高就業率,同時也保證了很高的就業層次。學生主要分布在外交部、商務部等國家機關,普華永道、安永華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等世界著名外資企業,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各大金融機構;部分學生考取了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還有部分學生赴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繼續深造,直接攻讀經濟類碩士。畢業生成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國際型通用人才,受到各方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