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和家長們:把五一放假視為心理調整期
2009-04-28 09:55:51張子健的博客
五一就快到了,考生和家長們不妨把五一放假視為心理調整期,利用五一放假來調整心態,解除身心疲勞,為下一步的沖刺階段做好準備。
學生和家長在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復習和備考,身心都處于高度疲勞狀態,此時,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可能會情緒消極,終日追悔、自責與自閉,成績較好的同學情緒經過持續亢奮也急不可耐地想馬上高考,情緒就得不穩定起來,所有這些都可能加劇學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疲勞。為解除身心疲勞,保證心理健康,應把放假視為心理調整期,認真做好:
一、利用假期宣泄情緒
1、調整情緒
任何過于強烈或持續時間過長的情緒都是有害的不良情緒,容易加劇心理疲勞,造成免疫系統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對身心構成嚴重傷害。
花一天時間外出旅游,通過改變環境來轉換心態也是調整情緒的方式之一;通過參加專業測評為自己做一個專業發展設計和初步職業規劃也可以調整情緒,增強學習的目標性和動力;此外,找人傾訴;撕碎廢報紙;吹爆一個個的氣球;寫日記排泄等等,也可以讓自己內心高度膨脹的情緒得到宣泄,從而合理地轉移和排泄不良情緒。
2、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成績較差的同學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課本上,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方法,保證計算準確。成績不太好的同學需要對試卷進行詳細的分析,看自己是哪方面沒做好。成績中等的同學需要保持平和的心境,在保證中等題以下做對的同時,向難題要分。成績好的同學需要保持成績的穩定性,千萬不能沾沾自喜,需要看看自己需要多用一些時間在其他哪些方面。
通過對假期分析自己,把握學習的方向讓自己的心態愉快起來。
3、調整認知
面對已經存在的成績狀態,最聰明的辦法是改變自己的態度。成績不好的同學應告誡自己,要讓自己愉快起來,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信心,減輕心理負擔和壓力,失敗是走向成功的起點,激勵自己重建自信。成績好的同學應提醒自己,現在的勝利不等于高考的成功,未來的學業競爭將接踵而至,沒有資格自我陶醉,忘乎所以,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保持平常心堅持到最后。
4、定好自己的目標
在外出旅游,精神放松的狀態也可以想想自己的問題在哪里,看著這些難點和麻煩,也不要郁悶。每天解決一個問題,只需要幾十天,就可以把問題全部解決,大可不必氣餒。找到問題也就找到奮斗的目標。
二、假期結束后調整行為
假期結束后,在學習行為上,把各個學科的問題歸類處理,按照緊急和重要的排列順序去處理和解決,做題不要一味地求數量,最重要的是要保證準確率,要能做到會做的題都做對。這樣一來,問題的解決會顯得更加容易、快捷。每天定的任務要保證每天都能完成,這樣就會很充實,壓力也不會很大。
要休息好,中午一定要休息,晚上最多到11點就睡覺,下課后一定要到教室外面走走,做做有氧運動。
保證每天三頓飯吃飽吃好。
三、家長怎么做
家長怎么做才更好呢?
家長需要多一些鼓勵和鞭策,切忌空洞的語言,比如:早點睡,吃多點。要說得要言之有物,說得具體。比如,“最近你睡得很踏實”“這一段時間你的飯量增加了”。或者講一些笑話,讓學生感到家庭的氣氛特融洽,學生繃得很緊的弦,一回家就可以放松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對復習很有幫助。
心理健康事關每個人的前途與命運,在人生的分水嶺前,誰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誰就會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上走得更快、更遠。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