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全區定位分不是唯一依據
2009-04-28 09:16:34新民晚報文章作者:陸梓華
最近,上海各區縣高考模擬考相繼結束,看到成績,有同學趕緊拿它和去年各高校投檔分數線進行比較;有同學覺得自己的分數不盡如人意,開始擔心自己的既定目標能否實現。
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模擬考成績?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這個成績有多少參考作用?不妨聽聽格致中學高三年級組長查傳明老師和去年執教高三的交大附中語文教師沈文婕給你的建議。
建議根據定位選擇
模擬考一般為全區統考,考生會拿到一個自己
在全區的“定位分”,雖然區模擬考試卷的難易程度和高考并不完全一致,但根據往年經驗,除去少數同學會在高考中忽然“冒尖”,或者發揮失常,絕大部分同學最終高考排名和模擬考排名是吻合的。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發揮是正常的,可以結合本區在近年高考的情況,大概判斷自己在全市的排名情況。因此,考生不要簡單將模擬考成績和各高校往年投檔分數線進行比較,而應根據自己的定位分,看看自己報考哪一類型高校把握比較大。
建議不要只看一次成績
雖然模擬考在一定程度上是高考的“風向標”,但是,無論高考或是模擬考,都只是覆蓋了考綱中的一部分知識點,如果你這次考砸了,也不要一下失去信心,看看是否正好考到自己的薄弱環節,還是身體、心理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失誤。填報志愿時,不要僅僅根據模擬考分數這一個“點”做決定,不妨將高三階段比較重要的幾次考試在全班的排名情況,連接成一根“線”,看看自己的成績區間。如果波動比較大,說明你的心理狀態可能不是很穩定,建議你除了加強“心理按摩”,填報志愿時也最好穩妥起見。如果波動平穩,或者呈上升趨勢,那你就更應對自己充滿信心。老師們發現,高考中“放衛星”的未必是成績特別優秀的考生,而是那些平時穩扎穩打的“黃牛型”考生。
建議分析錯因提高效率
模擬考暴露的薄弱環節,最后階段還能彌補嗎?有些考生覺得,我干脆放棄弱項,專攻強項算了。但老師們提醒考生,千萬不能抱有僥幸心理。或許,這次你的漏洞造成的僅僅是一兩分的失分,但是到了高考,說不定小漏洞就變成了十幾分的大失誤,豈不追悔莫及?雖然時間有些緊張,但是,提高復習效率,補缺補差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例如,理科學科你可以漸漸跳出題海,整理一本詳細的“錯題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考生覺得提高語文作文成績無從著手,的確,一篇篇寫作文費時費力,但如果經常寫寫提綱,鍛煉思路,并且注意累積作文素材,對提高作文能力,會大有益處。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