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理學院專業簡介(3)
2009-04-24 12:08:43清華大學
化學系
招生專業:化學
化學是在原子和分子層面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自然科學,是現代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和環境科學發展的基礎。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化學與生命科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的交叉日益緊密。面對生命科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等其它學科迅猛發展的挑戰和人類對認識和改造自然提出的新要求,化學在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和思路的同時,不斷地創造出新的物質和品種來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造福國家,造福人類。我國未來發展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環境保護與治理、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口與健康和人類安全、高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等,都需要化學家的參與和貢獻。
基本概況及師資力量
清華大學化學系成立于1926年,先后共有50位系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化學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36人,副教授21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特聘教授6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同時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化學系的雙聘教授、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化學系現有兩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命有機磷化學及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有機光電子與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設有五個二級學科研究所,以及清華大學分析中心及國家能譜中心。化學系擁有一系列先進的大型分析測試儀器,為化學系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提供了優良的條件。
科研方向
化學系的科研方向不僅涵蓋了現代化學的各主要領域,而且也包括了21世紀化學發展的最新生長點。研究內容有環境及生命過程中的分析化學新方法,生命過程中的化學問題及酶的作用機制與應用,有機光電子材料及器件,新型晶體功能材料,超分子自組裝和納米結構材料,中藥復方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以新能源及環境保護為目標的新催化系統的研究等。近年來,化學系每年科研經費和發表的SCI論文數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主要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科技部973、863計劃的支持,多項成果獲得了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國際交流
化學系和美國密歇根大學、瑞典皇家工程學院、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多所國際一流大學建立了本科生交換的協議。
人才培養成果
化學系的畢業生主要在化學及其相關領域(如化工、生物、醫藥、材料、環境、能源、信息等)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幾年,化學系每年約有80% 以上的本科畢業生在國內、外深造,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化學系培養的學生中,涌現了一批佼佼者,獲得的獎勵包括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國際純粹及應用化學聯合會青年化學家獎、國際化學熱力學聯合會優秀博士論文獎、國際催化理事會青年科學家獎等。
專業介紹
化學專業本科學制為四年,每年招收60人。實行學分制教學計劃,給學生提供了較多的自主權,充分發揮各類學生的才能和特長。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和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在內的一批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教師親自給本科生上課。學生在四年內共需完成170個學分,其中必修課占70%左右,各類選修課占30%左右。培養方案的課程結構體系為:人文社科通識教育課程,理科基礎平臺課程,化學主干課程,選修課程,暑期實踐和綜合論文訓練。目前化學系本科生的“有機化學與實驗”和“儀器分析”課程已經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基礎化學實驗中心成為北京市示范實驗中心。
聯系方式(請填寫)
電話:62783096
郵箱:hxxjwk@mail.tsinghua.edu.cn
化學—生物學基礎科學班
21世紀是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的世紀。現代生物學是建立在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學,而化學是在原子和分子層面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自然科學,是現代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和環境科學發展的基礎,所以化學研究和生物學研究是互相促進的。為培養在新世紀能夠在生命科學及相關的基礎研究領域進行創新性研究的高層次人才,清華大學自2003年起,開設了“化學-生物學基礎科學班”,每年招收30名學生,基科班的同學,主要包括通過化學或生物學競賽獲獎保送的同學,以及從各理工科院系通過全校性第二次面試選拔的同學,其中不乏奧賽金牌得主和省高考狀元。
培養理念和模式
化生基科班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順應國際上正在蓬勃發展的化學-生物學交叉學科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生命科學、醫藥積水的飛速進步繼續一批及擁有審后化學工地,由理解生物學規律的人才,為此,近年來世界疙瘩名小,包括美國哈府大學、抗奈爾大學等都設立了化學生物學人才培養計劃。清華大學化生基科班本著“光口徑,款出路”的培養歷年,致力于學生的化學、生物學寬厚基礎的大灶,吸收了最優秀的一批學生接受生物和化學領域全方位的培養,是這些學生在人生只管重要的本科階段就能夠通過自己的同學、老師了解到和化學生物學相關領域的研究特點,這對畢業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化學生物學學制四年,按照學分制管理機制,實行彈性學習年限,對完成并符合化學生物學專業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該專業在加強培養理科全面素養的同時,著重打好化學和生物學的基礎,強調人文科學思想的熏陶。學生在本科一、二年級學習共同基礎課,以及化學和生物學的核心課程,聘請優秀教師授課,包括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及其相關實驗,基礎生物學(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及其相關實驗。從本科三年級開始進入科學研究訓練(Seminar),可選擇不同學科方向參的科研實踐,將本科與研究生培養過程有機銜接。學生成績合格并參加科研實踐后,可根據自己的志趣和對學科的認識,通過多次選擇機會找到適合于自己的主修學科方向,并在此方向上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除化學系、生物系的導師外,全校及校外的兩院院士和學術造詣高的教授均可受邀作為本科階段的導師,并可進一步作為碩士或博士生階段的導師。
本科畢業后去向
化學—生物學基礎科學班的畢業生成績優秀者可獲推薦,免試攻讀本校的化學、生物學相關專業的博士、碩士學位。已畢業的同學目前活躍在化學、生物、化工、醫藥、材料、生物信息等各個領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選擇在畢業后繼續在國內外進行深造,其中包括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等世界一流名校。
老生感言
時光匆匆,然而在化生基科的四年卻刻骨銘心。那是課業上進取的四年,深度與廣度兼顧的課程安排,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為我展開壯闊的知識畫卷。那是科研上起步的四年,導師的教誨深入我心,而Seminar中同學交流經驗心得,更讓我的眼界大為擴展,為日后研究方向的選擇奠定了基礎。那是青春閃耀光芒的四年,化學系和基科班豐富的課外活動,不僅鍛煉了我的組織能力,更令我獲得許多優秀、真誠、善良的摯友,這份友誼是我生命中的寶貴財富!路在延伸,我將帶著基科的印跡,帶著清華的微笑,走向未來。
――周雯,原基科33班學生,在清華期間連續四年成績為本專業第一,2007年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精選的課程設置與獨特的Seminar課,讓基科班同學們不僅學到了基本的科學知識,還培養了科研的感覺。基科人有著跨學科領域的視野,有著與學術大師對話的經歷,有著從事科研工作的經驗。這些是基科班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是基科班能讓你為她自豪的地方。
――康惠,基科69班學生,在讀。
備注:色盲或色弱考生不能報考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