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大學實驗學院專業介紹
2009-04-20 13:50:20北京工業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與方法,具備現代計算機專業知識,有較強的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從事計算機系統開發、計算機應用、管理和技術支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的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必需理論的基礎上,著重學習計算機軟、硬件專業理論和專業實踐技能,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 課程設置: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概率與數理統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電路與電子技術、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圖形學、微機接口、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軟件工程、編譯原理、計算機控制原理與技術、網絡安全、單片機系統、嵌入式系統等專業課程。
◆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計算機系統開發、軟件開發、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信息工程、控制工程和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管理與技術支持等現代高新技術領域中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
◆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知識面廣,基本素質好,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與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掌握電子技術與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軟硬件動手能力與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備電子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與研究能力,并能在電子工程相關領域從事電子產品和系統的軟硬件設計、制造、開發、測試與應用的高技術人才。就業面寬,有發展潛力。
◆ 課程設置: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概率與數理統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近代電子電路設計方法、電視原理、單片機應用技術、電子工程設計、計算機網絡、嵌入式系統、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子測量技術等專業課程。
◆ 就業方向:畢業后能從事現代電子信息行業以及相關行業發展需要的電子產品的系統軟硬件設計、制造、開發、測試與應用等工作。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u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u 課程設置:企業管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運籌學、應用統計學、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財務分析、生產運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經濟法概論、技術經濟學、電子商務、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操作系統、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數據庫技術與應用、計算機網絡與安全、群件技術及應用、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JAVA語言、管理系統仿真、網站設計與管理、WEB編程等。
u 就業方向:本專業是一個綜合性交叉學科,學生畢業后可在各級政府部門、國內外企事業單位、信息產業及信息部門從事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運營與維護,信息資源管理與評價、信息產業服務等方面工作。可從事的崗位有:系統分析工程師,系統設計工程師、信息管理與系統支持工程師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文理兼收)
u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重能力”及增強適應性的原則為指導方針,培養經濟學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好、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外語應用能力突出,具有國際意識,熟悉國際經貿慣例和規則,掌握跨國公司投資、經營與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善于溝通與合作的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一專多能的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
u 課程設置: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原理、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企業管理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法概論、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合作、區域經濟與貿易、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國際投資學、國際結算、國際服務貿易等主干課程。
u 就業方向: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在核心專業課程基礎上,突出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和國際貿易實務兩個方向。畢業生應較系統 地掌握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 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經濟與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了解跨國經營與跨國公司管理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的有關知識,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能在涉外經濟部門、跨國公司、外貿企業以及政府機構從事貿易經濟、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工作。
工商管理(文理兼收)
u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首都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從事工商管理研究或管理實踐的技能型人才。具備一定的工程技術素質及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以及寬廣的知識面,能在各行業從事管理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
u 課程設置: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統計學、會計學、生產運作管理、質量管理、商務交流、推銷與談判、機械制造概論、技術經濟學、項目管理、市場調查與預測、企業戰略管理等。
u 就業方向:由于課程設置注重寬口徑、厚基礎,強調能力培養,強調實踐環節,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工商企業管理工作、科研單位管理工作和事業行政單位管理工作。既可從事企業管理工作又可從事行業管理工作。
會計學(文理兼收)
u 培養目標:本專業從我國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實際出發,依托金融保險和房地產行業,注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和外語能力的培養,注重會計實務與方法的訓練,培養具有一定的經濟理論和良好的會計理論基礎,有較高外語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會計人才。課程設置及教學方式主要為培養具有現代財會、審計和綜合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奠定必要的理論,實務與方法基礎。
u 課程設置: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企業管理、財政學、金融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跨國公司管理、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高級會計學、稅務會計、金融會計、房地產會計、國際會計、財務管理、國際會計準則與慣例、會計信息系統、審計學、管理會計、經濟法、稅法等主干課程。
u 就業方向:本專業根據社會需要突出復合型人才和注冊會計師方向的培養,強化會計實踐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畢業生有很強的社會需求,培養的畢業生可在金融、房地產、證券保險、高科技公司、外資企業和跨國公司等各種類型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審計相關管理工作;也可在審計署、會計師事務所乃至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從事相關國家或社會審計等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門和科研院所從事有關會計審計管理和科研工作,還可以繼續深造攻讀學位。
法學(知識產權法方向)
◆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社會對知識產權人才的迫切需要,發揮我校理工科的傳統優勢,使學生系統掌握法學理論知識,熟悉我國現行法律,在能夠勝任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等具體工作的同時,還掌握一定程度的經濟學、管理學、自然科學等交叉學科的基礎知識,從而培養能在司法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工作和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 課程設置:法理學、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總論、專利法、商標法、公司企業法、合同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等,另外還開設相應的實踐教學課程。
◆ 就業方向:我院法學專業為國家各基層法律單位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仲裁機構等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人員,尤其面對我國知識產權人才匱乏的現狀,為知識產權局和各類企業輸送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人才;畢業生還可以進入法院系統、公安系統、檢察系統、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從事專門法律職業;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或出國留學深造。
土木工程(施工與工程管理方向)
◆ 培養目標:本專業遵循科學、求實、創新的精神,追蹤現代科學技術前沿和專業發展趨勢,針對現在的新型建筑材料和新的施工技術及環境保護理念,在傳統的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設置的基礎上,以實用為原則,將宜居概念及污染控制、安全管理方面的課程與施工管理課程有機結合到結構設計、施工技術與管理、房地產經營與開發、材料性能檢測技術四個模塊中去,將學科前沿技術融入教學中,充實建筑材料課程中應用技術部分和實驗內容,增加應用化學和結構檢測技術課程。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社會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培養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寬,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既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強,勇于創新,追求新技術、新材料、新的管理理念;同時又具備工程項目管理、經營成本控制、施工技術組織和質量控制與檢測、綠色建筑材料的選擇、文明安全生產管理等業務能力的素質良好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通過參加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使學生的學業與土木工程技術發展緊密結合,適應性強,學所致用。
◆ 課程設置:遵照“重基礎,寬口徑”的辦學精神,除學習一般工科基礎理論課程外,專業課程要學習建筑力學、土木工程材料、測量學、土力學及地基基礎、房屋建筑學、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筑設備工程、建筑項目造價與招投標、工程建設質量控制、工程建設進度控制、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物業管理、工程建設法規與合同管理、CAD、3DMAX等。
◆ 就業方向:建筑工程公司施工項目的管理人員和施工技術人員;建設監理單位的監理人員;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物業管理公司從事物業管理工作;或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