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學院專業簡介
2009-04-16 19:19:36北京理工大學
化工與環境學院是以國家重點學科應用化學為龍頭,環境能源為特色的工科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78人,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2人,教授、研究員16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8人,75%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在校生842人,其中本科生620人,博士生40人,碩士生182人,學院已形成一支力量雄厚的教學和科研隊伍,2006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70余篇。此外,還聘請了李燦院士、衣寶廉院士等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為我院顧問教授。
學院設有化學工程與控制系、應用化學與制藥系和環境與能源系。并建立了北京理工大學新醫藥研究開發中心、北京理工大學精細化學品研究中心和工業生態研究所。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過程控制方向)、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方向)、制藥工程、環境工程4個專業招收本科生并有權授予學士學位;應用化學、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工業催化、生物化工、環境工程、環境科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和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等9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并有權授予碩士學位;應用化學、化學工藝、生物化工、環境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和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6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
學院現有實驗室約3500平方米,固定資產2500多萬元。每個系都有學科(專業)較完整的教學和科研實驗室。其中應用化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環境科學工程實驗室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學院承擔了包括“973”、“863”、國家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防基礎研究等國家重大項目。我院吳鋒教授為首席科學家,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發展規劃資助項目“973”:“綠色二次電池新體系相關基礎研究”。多項科研成果已經或正在實施產業化。
學院注重加強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美、英、日、德、法、意等國的十余所大學及研究所互派學者訪問及與國外著名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現與德國的Cottbus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與英國女王(Queen's)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與意大利Parma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
半個世紀以來,我院培養出一批批在教育家、產業界和政府擔任重任的各類杰出人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省部級干部多名。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和鄧小平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曾來此視察。
我們熱忱歡迎全國優秀學生報考化工與環境學院。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培養目標:掌握生產過程在線檢測與控制的專業知識,培養從事生產過程控制與管理系統的設計、研究和自動化儀表的研究開發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內容:專業以生產過程為控制對象、過程控制理論為基礎、計算機與自動化儀表為技術手段,對過程參數進行在線檢測和控制,以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及生產管理最優化。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化工原理、電路和電子技術、過程參數檢測技術、微機與單片機應用基礎、過程機械、過程控制原理、過程控制儀表、過程計算機控制系統、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過程控制工程、過程裝置設置、控制系統與仿真技術、集散控制系統、過程動態學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06年攻讀研究生比例達40%。畢業生可從事科研院所、生產過程控制與管理系統的設計、研究和自動化儀表及微機應用的研究開發工作。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方向)
培養目標:要求能掌握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理論的學科基礎理論和知識;掌握化學裝置的基本設計方法,掌握有機精細化學品的基本合成、改性和配方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養從事有機精細化學品的生產設計、運行與研究開發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內容:主要從事化學合成藥物中間體及有機精細化學品(包括高分子材料、添加劑、染料中間體、涂料、特種精細化學品等)的合成原理、生產工藝、過程開發及設備設計。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有機合成反應基礎、化工工藝設計、精細化學品化學與工藝學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06年攻讀研究生比例達40%。畢業生可在醫藥、農藥、精細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領域從事醫藥及精細化學品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工作。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制藥工程
培養目標:要求掌握化學、藥學、制藥工程和化學工藝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藥物合成,有機精細化學品的基本合成、改性和配方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養具有制藥過程方面的生產、經營管理、科研開發、應用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內容:主要從事化學合成藥物、中藥的生產、過程設計、工藝革新及新藥研制與開發方面的工作。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有機合成反應基礎、藥物化學、制藥工程、制劑工程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理學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06年攻讀研究生比例達40%。在醫藥、農藥、精細化工和生物技術等領域從事醫藥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工作。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環境工程
培養目標:掌握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環境監測與環境評價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學習環境材料、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工程、噪聲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能夠從事環境治理工程、環境科研、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專業內容:環境材料、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等。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流體力學、環境材料學、綠色電源技術、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等。
就業與深造:本專業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06年攻讀研究生比例達45%。能從事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工廠的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教學、污染物的治理、環境規劃與管理和技術開發等工作。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