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郵電大學2007年招生專業簡介(10)
2009-04-15 19:00:08重慶郵電大學
法學院
法學院為重慶郵電大學重要的人文社科類學院,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及學歷結構比較合理、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師5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學院教師60%以上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其中有博士后1人、博士2人、博士生7人。
學院依托重慶郵電大學在信息科學方面的特色和優勢,所招收法學本科專業與信息網絡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專業方向設為網絡監管和知識產權,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鮮明的信息法學特色。
法學本科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法學專業理論知識,熟悉國家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能在國家信息產業管理機關、通信企業、公安司法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軍隊保衛部門、海關、司法鑒定機關、金融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監督管理、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等相關法律工作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理論和計算機網絡、通信專業知識,接受法學理論思維、法律實務、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實際操作的基本訓練,具備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從事網絡偵查、網絡監管、計算機網絡違法犯罪的調查取證、網絡知識產權管理及其保護等涉及網絡的法律事務的能力。
專業方向:網絡監管,知識產權。
相近專業:偵查學(專業代碼:030502),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代碼:080603),信息安全(專業代碼:071205W)。
主要課程:
網絡監管方向:法理學、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史、商法、知識產權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數據庫系統應用、計算機網絡應用、信息系統的安全和保密、計算機信息的加密與解碼、偵查學原理、網絡信息偵查、網絡證據學、計算機網絡法律、通信技術基礎、通信新技術。
知識產權方向:法理學、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史、商法、知識產權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計算機網絡應用、計算機網絡法律、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知識產權代理、知識產權管理、網上知識產權保護、通信技術基礎、通信新技術。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上機操作、認識實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標準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專業優勢和特色:本專業依托重慶郵電大學在信息科學方面的特色和優勢,將法學專業知識與信息網絡技術緊密結合,形成了鮮明的信息法學特色。學生既學習法學專業理論知識,又學習一定的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畢業后主要從事與信息網絡技術相關的法律實務工作,主要就業單位包括國家信息產業管理機關、通信企業、公安司法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鑒定機關、金融機構等企事業單位。
外國語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是一個師生融洽、積極進取的快樂大家庭。本院英語專業以英語+方向的模式,通過文理滲透、縱橫結合的課程設置,培養英語基本功扎實、綜合素質高、創新思維活、工作能力強、適應面寬、具有國際眼光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本院教師6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18人,博士1人,另5人博士在讀,碩士34人, 20多位教師有國外進修或留學經歷。每年聘請外教4-5人,除英語外還開設了日語和法語課程。整個教學團隊思想活躍,學風嚴謹,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教學經驗豐富,人才培養成效斐然。
英語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既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又有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適應二十一世紀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發展需要的英語復合型高級人才,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通過英語語言知識技能以及相關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實踐,應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較高的中西文化素養和科學素養。
主干學科:英語
相近專業:日語、法語等
主要課程: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聽力、口語、視聽、閱讀、寫作、翻譯(筆 / 口譯)、語言學、英美文學、英美社會與文化、跨文化交際、計算機文化基礎、信息科技英語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訓、上機實習、英語綜合技能訓練、課程設計(新聞采編、讀書筆記、漢英互譯、英語人文知識項目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標準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招生類別:文理兼收
專業優勢和特色:
1. 獨有的專業特色:本專業主要培養英語語言文學和信息科技英語兩個方向的本科生,素以高質量教學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英語學科本科專業從99年開始招生,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全國英語專業四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2. 彰顯個性的實踐平臺; 建有成熟、規范的英語二課堂活動體系,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國際會議及各種涉外交流活動的科技商務翻譯工作,為學生創建了良好的語言實踐環境。歷屆學生在CCTV杯英語辯論賽和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及其他競賽中均獲得驕人的成績。
3. 科學思維及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修讀系列實用計算機課程以及通信技術基礎課程,本專業學生具有熟練的計算機信息處理能力,了解信息科技基礎知識,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工作能力強。
4. 寬口徑就業:本專業畢業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得到用人單位好評,就業率高。就業去向為政府部門、IT行業、學校(含高校)、金融、經貿、出國、部隊等。用人單位普遍認為我們的學生踏實內斂,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一些大中型企業常年錄用我院畢業生。
傳媒藝術學院
傳媒藝術學院是重慶郵電大學的藝術類專業教學單位,現有廣播電視編導、動畫、藝術設計(含視覺傳達方向、網絡藝術方向)三個本科專業。是加拿大 Discreet 公司授權的 3ds max 、 Combustion 和可視化設計培訓認證中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授權的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影視行業)重慶培訓考試中心,中國高教電視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高教影視教育藝術委員會理事單位。學院建有傳媒藝術大樓,標準演播廳、影視觀摩廳、導播室、錄音棚、化妝間、攝影棚、洗印工作室、拉片室、蘋果工作室、網絡藝術室、藝術設計室、二維動畫室、三維動畫室、非線性編輯室、線性編輯室、透繪教室、美術教室、Betacam 廣播級攝錄編系統、 DVCAM 專業級攝錄編系統、大洋非線性編輯系統和各種與之配套的實驗儀器設備,設有動畫工作創作室、藝術設計創作室、廣播電視編導創作室、藝術資料閱覽室。學院擁有一支理論水平高、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其中副教授以上的教師占 30 %,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占 80 %。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制作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熟練掌握影視基本理論及先進的影視數字化制作技術和網絡技術,能在廣播電視系統和宣傳文化部門、網絡營運公司、高等學校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創意策劃、廣播電視節目編導、影視創作與制作、藝術攝影、音響設計與音響導演、文藝作品撰稿、新聞、社科及文藝類節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廣播電視藝術學科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文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創作、管理廣播、電視節目、欄目、頻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中外文學史、電視藝術概論、戲劇藝術概論、傳播學、影視作品分析、視聽語言、廣播電視編導基礎、電視節目制作技藝、攝影與攝像、電視新聞采編播、非線性編輯技術與應用、廣告創意與制作、播音與主持、計算機網絡基礎、數字音視頻技術、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影視數字合成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作業練習、認識實習、采編播實習、綜藝欄目創意策劃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標準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招生類別:藝術類
專業優勢和特色:注重現代藝術與高新技術結合,用作品說話,緊密結合數字媒體、創意產業發展,培養素質強、口徑寬,重實踐,集創意策劃、采編播為一體的應用型編導人才。
動畫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藝術素養,較全面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動畫制作理論與技巧,掌握動畫制作現代技術手段,具備電影、電視動畫創作基本理論和動畫作品整體設計與制作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通過本專業的學習和培養,學生能在動畫創作中,整體把握動畫作品的美學風格和鮮明藝術特征,能對角色造型、場景、燈光、音效、特殊視覺效果等進行全面的構想、設計和創作,能在廣播電影電視系統、文化藝術部門、軟件開發公司、網絡運營公司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動畫創意設計與編導、動畫原畫創作、電腦動畫制作及網絡藝術開發等工作與研究。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創作、動畫創意設計與制作、動態網頁制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電影、電視動畫創作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接受影視動畫設計、影視動畫技法、影視動畫制作等技能的訓練,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
主要課程:影視劇作、影視聲音、動畫技法、影視動畫創作、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動畫設計、動畫專業素描、動畫專業色彩、構成、速寫、動畫史、動畫概論、影視動畫視聽語言、平面動畫制作、三維動畫制作、動畫后期合成、動畫片創意與制作、影視動畫頻道包裝、漫畫、卡通雕塑、計算機藝術設計基礎、動畫腳本語言、動畫作品賞析、動畫周邊產品開發、網絡藝術與網頁制作、影像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作業練習、認識實習、素描、速寫、角色設計、場景設計、色彩、短片拍攝、動畫設計、動畫制作、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標準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招生類別:藝術類
專業優勢和特色:注重現代藝術與高新技術結合,用作品說話,緊密結合數字媒體、創意產業發展,培養素質強、口徑寬,重實踐,集創意策劃、導演、制作為一體的應用型動畫創作人才。
藝術設計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綜合素質與應用能力,熟練掌握藝術設計基本理論和先進的數字化制作技術,具備獨立進行視覺傳達設計和網絡藝術設計的基本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積極開發學生的創意潛能,提升學生的藝術設計美學思想和技術與藝術結合的設計理念,提高網絡廣告策劃、產品包裝策劃、企業及產品整體形象策劃等創意設計能力,成為具有創新能力和現代意識的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網絡營運公司、廣告公司、電腦視頻娛樂產品開發與制作公司等文化藝術部門從事創意策劃制作和相關的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通過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學習,受到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藝術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能的基本訓練,具備本專業創新設計的基本素質。
主要課程:
視覺傳達方向: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構成基礎、計算機藝術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圖形設計制作、設計史、藝術設計概論、廣告策劃創意學、圖形創意與圖像表達、印刷材料與工藝、版式設計、CIS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空間展示設計、影像技術、網絡藝術與網頁設計等課程。
網絡藝術方向: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構成基礎、網絡美學、網絡傳播學、網絡概論、設計史、計算機圖形設計制作、計算機網絡藝術基礎、圖形創意與圖像表達、數字錄音制作、網頁腳本語言、網頁設計與制作、網絡圖像處理與優化基礎、網站策劃與創意、網絡動畫制作、網絡音頻基礎及制作、網絡產品市場開發、影像技術等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作業練習、認識實習、素描、速寫、色彩、藝術設計采風、工藝實踐、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標準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招生類別:藝術類
專業優勢和特色:注重現代藝術與高新技術結合,用作品說話,緊密結合數字媒體、創意產業發展,培養素質強、口徑寬,重實踐,集創意策劃、設計制作為一體的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
體育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成立于2004年。現有一個社會體育專業,在校學生180人。我院主要從事社會體育、公共體育的教學與科研,有較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經過幾年的建設與發展,我院現已形成了合理的教學、科研學術梯隊。學院現有專業教師27名,其中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14人,助教7人。碩士3人,正攻讀碩士學位的教師7人。學院有2個國際標準塑膠田徑場,1個大型綜合體育館(內含3塊籃球場,1個健身房,1個健美操房和1個乒乓球館),2個標準游泳池,以及網球場、排球場等各類運動場地,運動場總面積達87450㎡,為專業教學和運動訓練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社會體育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社會體育基本理論、多項運動技能、體育產業經營管理和計算機知識,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以及體育產業經營開發、體育信息管理的面向全國服務的應用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掌握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具有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和經營開發的能力;
3、掌握多項運動技術,具有較強的健身指導和體育教學的能力;
4、掌握一定的程序設計和數據庫系統知識,能利用計算機進行體育信息管理;
5、熟悉黨和國家的有關體育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6、在一個項目上獲得二級裁判員證書;獲得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
相近專業:體育教育
主要課程:社會體育導論、社會體育管理學、社區體育、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心理學、體育保健、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政策與法規、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健美操、武術、乒乓球、網球、田徑、籃球、排球、足球、體育舞蹈、游泳、健美、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系統概論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體育保健、體育測量與評價、健身指導、教育實習、畢業論文、計算機上機實習
標準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招生類別:體育類
專業優勢和特色:以體育學院為依托,充分發揮重慶郵電大學多科性大學的資源和優勢,形成了以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為主要方向,以社會體育信息管理為特色的社會體育專業。
軟件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軟件學院是重慶市首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主要從事軟件工程本科和軟件工程碩士高等教育。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軟件學院遵循國際軟件人才教育規范,始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堅持中外合作、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學校培養與行業培養的結合、學歷教育與技術培訓的結合,注重人文綜合素質的教育、社會活動能力的培養、工程實踐技能的訓練,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復合型軟件人才。
軟件工程專業
專業培養目標:面向國際國內軟件產業市場,采用符合國際標準、強調工程實踐能力的課程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實用型、創新型的軟件工程技術人才和軟件工程管理人才。
專業培養要求: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知識和軟件開發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把握軟件行業的新技術、新產品的發展趨勢;熟悉軟件系統的研發過程,能勝任軟件系統分析、設計、實現、測試和維護任務;掌握軟件工程的規范與方法,有運用軟件工程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軟件工程項目管理和軟件質量測評的能力;具有通信軟件或數字媒體軟件應用開發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外文資料閱讀、交流、寫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有較好的管理與協調能力。
相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數字媒體
專業方向:通信軟件,數字媒體技術
主要課程:
通信軟件方向: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操作系統、J2EE、C++程序設計及面向對象技術、.NET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CMM、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與設計、嵌入式系統及應用、軟件測試方法與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協議分析、網絡安全技術、通信軟件技術、中間件技術、無線通信技術、電信網絡管理、現代通信網。
數字媒體技術方向: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操作系統、J2EE、C++程序設計及面向對象技術、.NET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CMM、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與設計、嵌入式系統及應用、軟件測試方法與技術、多媒體技術、數字媒體導論、數字圖像與視頻處理、動畫設計與制作、數字藝術設計基礎、多媒體數據庫技術、動畫設計與制作、游戲程序設計、數字影視與影像技術。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專業認識實習、課程設計、認識實習、軟件開發綜合實訓、畢業設計、創新設計等。
標準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招生類別:理工類
專業優勢和特色:以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件人才為目標,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緊跟國內外軟件產業和領域的需求,注重產學研的結合,強化工程實踐,選用國際國內的權威教材,重視雙語教學,常年聘請外籍教師講授專業課程,聘請國內外軟件領域的專家擔任客座教授,畢業生具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或數字媒體領域背景和較好的大中型軟件的開發、設計、應用、測試、管理才能,能夠在政府機構、通信企業、數字傳媒、軟件企業、系統集成、網絡運維、軟件測試、汽車電子和計算機設備制造等信息技術領域工作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