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專業簡介
2009-04-15 14:36:27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各專業簡介
|
|||
預科部 | 管理學院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 藏學研究院 | 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軟件學院 |
歷史系 | 外國語學院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 |
教育學院 | 法學院 | 經濟學院 | 哲學與宗教學系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本院前身中文系始建于1964年,經過4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已成為我校兼有本科、研究生、留學生多種培養層次的、學生規模最大的文科學院。
本院現設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新聞學、廣告學4個本科專業;我校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設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獻學、漢語文字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點各7個;此外,本院還設有民俗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新聞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本院擁有充分的教育教學資源和與之配套的教學實驗設備,為本科生及研究生培養提供了良好條件。師資隊伍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合理,由博士生、博士后及部分碩士生組成的中青年教師隊伍,重視教學,科研基礎扎實。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主持了國家“十·五”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十·五”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央民族大學“十·五”社科基金項目及參與北京大學“九·五”社科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宗教研究所社科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承擔中央民族大學合格課程、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多項,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央民族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多名青年教師在中央民族大學與北京市舉辦的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獎。傳播學類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豐富,多數青年教師在國家主流媒體兼職。學院設有新聞排版實驗室、攝影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電視演播實驗室。
42年來,本院為北京及全國各地區培養各級行政管理、學術研究、新聞媒體、教育教學、公共關系、宣傳企劃等方面的人才10000多人。其中很多學生已成為本行業中有突出貢獻的人才。
在“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過程中,學院的辦學質量、社會聲譽仍將伴隨中央民族大學的發展而獲得穩步前進。
漢語言文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文科類基礎理論型長線專業,人才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培養視野開闊、善于思考、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功底(特別是漢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與初步研究能力、廣泛的社會與人文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多民族文化知識背景、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的專業人才和文科通用人才。
專業口徑
本專業就業口徑寬,繼續深造的空間大。學生通過四年學習,主要發展口徑有:可適應文化、宣傳、出版、教育(包括對外漢語教學)、新聞媒體、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相關工作。繼續深造的專業領域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文藝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漢語文字學、文獻學,相關專業領域有:新聞學、編輯與出版學、行政管理學、傳播學等。
培養特色
本專業在學生培養方面的主要特色是與國內著名大學同類專業基礎同構,同時具有多民族文化教育背景。教學培養方案實施多層拓展培養,通過專業必修課實施專業基礎教育,主要課程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民間文學、公共英語、計算機技術基礎與應用等;通過專業選修課程模塊為學生在本專業深入發展提供幫助,課程模塊按照二級學科(研究生專業設置)開設,與研究生教育接軌;通過較大比例的自由選修學分適應學生個體發展需要;通過各實踐教學環節、特別是畢業實習環節,提高專業應用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教學力量與學生深造條件
中央民族大學及新聞傳播學院為教學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條件和幫助。專業建設歷史40多年,教學實力雄厚,擁有一批國內有一定影響的中青年學者。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即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文藝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含對外漢語教學)、漢語文字學、文獻學均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權,為學生繼續深造提供較大空間。
就業情況
本專業近年來的就業情況良好,2005年就業率為95.83%。
本專業招收文史類考生,畢業時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新聞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具備廣泛的社會學科與人文學科基礎知識,通曉新聞傳播理論、熟悉新聞傳播規律、掌握新聞傳播藝術和媒介技術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專業口徑
本專業的人才培養適應國內新聞傳播事業的高速發展要求,通過四年學習,能夠勝任報社、通訊社、雜志社、電臺、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工作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策劃等工作。學生在本專業繼續深造的領域有:新聞傳播學、編輯出版學、廣告學等,相關領域有社會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
培養特色
本專業的學科基礎課培養學生漢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和社會學基本理論;專業必修課主要培育學生新聞理論與新聞史的知識、理論基礎、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等方面的能力。高年級開設專業選修課程模塊,為學生提供在廣播電視、傳播學、廣告學、媒介研究與應用等方向深化的課程。本專業要求50%的選修課學分作為跨專業選修,以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校內、校外的實習基地和教學實踐環節幫助學生提高專業應用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教學力量與實驗室
學院擁有一批在國家與北京市媒體兼職的實踐經驗豐富的中青年教師。學院設有非線性編輯、電子排版、新聞廣告攝影等設備先進的實驗室。設有新聞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就業情況:本專業近幾年就業情況良好,2005年就業率為98%。
本專業文理兼招,畢業時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廣告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復合的知識結構和創新的思維能力,通曉傳播理論、熟悉新聞傳播規律、掌握廣告藝術和媒介技術的高素質創新性人才。
專業口徑
本專業適應當前國內外文化傳播與大眾傳播領域高速發展的要求,學生通過四年學習,能夠勝任廣告創作與經營、文化宣傳、策劃、媒體制作與經營等工作。學生在本專業本科學習的基礎上繼續深造的專業領域有:傳播學、社會學、行政管理學等。
培養特色與教學力量
本專業主要培養廣告文案、策劃與管理人才,著重培養學生漢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學科基礎課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掌握語言文學和傳播學基礎理論與知識;專業必修課重在培養學生的策劃、文案設計方面的創新能力;高年級為學生提供在廣告學、廣播電視、傳播學、新聞學等專業領域和相關領域深化的選修課程模塊,以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校內、校外的實習基地和教學實踐環節幫助學生提高專業應用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學院擁有一批實踐經驗豐富的中青年學教師。設有非線性編輯、電子排版、新聞廣告攝影等設備先進的實驗室。
本專業招收文史類考生,畢業時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對外漢語
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文科類基礎應用型專業,立足于國內的“對外漢語教學”和海外的“漢語國際推廣”等領域的發展要求,培養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功底、特別是漢語言表達能力和初步的語言研究能力、較高的漢語普通話水平、專業外語水平、教學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對外漢語教學和對外文化交流人才。
專業口徑
本專業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開闊的國際形勢,學生的主要就業和發展空間開闊,能夠適應國內設有對外漢語教學內容的學校、企事業單位的對外漢語培訓機構的教學與培訓工作。應聘國家有關部門推薦及國外招聘的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志愿者。也可以適應國內企事業單位有關國際交流方面的工作。學生在專業領域內繼續深造的口徑較寬,可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的各二級學科及外國語言文學各二級學科發展。
培養特色
本專業采用漢語言文學與外國語言文學兩個主干學科課程設置方式,專業主干課程由漢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專業主干課程組成,主要課程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現代文字學、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英語語音、英語語法、英語聽力、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綜合英語、漢譯英、英譯漢、跨文化交流、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法、教學設計、計算機、現代技術教育基礎等課程。高年級開設語言研究及專業拓展性選修課。學生通過階段實習與畢業綜合實習提高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教學力量與學生深造條件
本專業是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的下設專業。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的各二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文藝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含對外漢語)、漢語文字學、文獻學等)、碩士點(同前)均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師資力量雄厚,特別是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學科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學術界有影響的專家、教授。中國高校中唯一的國際雙語學會設在中央民族大學。學院設有外國留學生本科班。學校及學院可為本科學生提供充分的教育教學資源。
招生要求
本專業招收普通話基礎好、高考外語語種為英語、并達到115分以上的文史類考生。
中央民族大學各專業簡介
|
|||
預科部 | 管理學院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 藏學研究院 | 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軟件學院 |
歷史系 | 外國語學院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 |
教育學院 | 法學院 | 經濟學院 | 哲學與宗教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