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紅色印章:革命圣地高校大盤點(2)
2009-04-09 08:37:14高考族雜志
【一聲槍響·軍旗升起】
南昌
南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建城2200年以來,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人文薈萃,樓臺相望。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義”使其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的美名遍揚天下。如今,南昌起義指揮部舊址、軍官教育團舊址、朱德舊居等景點已成“紅色旅游”熱點。
南昌大學
“佳山,佳水,佳人,佳風,佳樓”,是對南昌大學最貼切的詮釋。學校辦學始于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和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2005年,原南昌大學與原江西醫學院合并組建新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開設有96個本科專業,擁有3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9個博士點,20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77個碩士點,4個博士后流動站。
學校的食品科學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也是南昌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之一,該學科建有全國綜合大學中唯一的博士點,覆蓋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中德聯合研究院、食品工程中試車間等部門。其中,中德聯合研究院是德國東亞基金會、江西省科委、江西省教育廳、南昌大學共同創辦的專門從事生物食品研究的高層次教學科研機構,云集一大批知名專家學者,擁有國內一流的科研設施及測試裝備、圖書情報服務。
此外,機械、材料、電氣、自動化等學科專業,也是南昌大學的強項之所在。文科專業則比較乏善可陳,亮點不多。
【工農之師·星火燎原】
井岡山
如果讓時光倒流到1927年,我們的眼前就會展現出這樣一幅畫卷: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樹起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紅旗,播撒燎原神州的星火,開辟出“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
而今,井岡山處處留有紅軍的足跡,革命遺址遍布全市的各個角落。茨坪、大井西陂、黃洋界,青松、翠竹環衛著當年毛澤東、朱德等的住地。此外,前敵委員會、紅四軍委、湘贛邊界特委機關等遺址都值得瞻仰。
井岡山大學
井岡山大學是江西省和教育部共同重點建設高校,也是同濟大學對口支援院校。學科涵蓋經、文、史等10大門類,53個本科專業,擁有6個省重點學科(生態學、中共黨史、區域經濟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物理化學、中國古代文學),建有多個省級重點研究機構和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在加強學科建設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大教學投入,中國古代文學史、有機化學、生態學、機械制圖、計算機基礎等相繼被評為省優質課程。除建有一批人文社科類實習基地外,還有理學類、工學類、教育學類和醫學類等實習基地245個。
井岡山大學有一項特殊的校園文化項目——“十個一”活動:聽一堂革命傳統教育課,重走一次紅軍路,學唱一首井岡山的紅色歌謠,撰寫一篇有關井岡山精神的論文,參觀一次革命舊居舊址,參加一次井岡山精神研討會,觀看一部有關紅軍的影視劇,種一棵井岡山常青樹,幫助一位老區貧困學生,為老區人民至少獻一次愛心。除以上活動,學校還開設有“井岡山精神與當代大學生”必修課,創作有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布置有井岡山精神大型展覽,每年都開展以弘揚井岡山精神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等你畢業多年重溫這些往事的時候,也許你就會明白母校的良苦用心——根植于你心靈深處的井岡山精神,將為你的人生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持。
井岡山大學建校初期,校內建筑物很少,山林、稻田、水塘處處可見。隨著校園建設的進展,如今已是高樓林立,現代感很強。因此有同學戲言:以前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現在走的是“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