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未來 看過來人如何填報志愿
2009-03-24 09:57:24錢江晚報
“十年寒窗苦”,絕大對數的人把最終的結果都放在了最后的高考成績上。填報志愿的重任絲毫也不亞于備考時的艱辛,未來四年,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今日的熱門專業,會不會成為明日黃花;而眼下并不起眼的冷門專業,會不會蘊含更多的發展生機。
患得患失!這更多的可能是家長的心情。從拿到高考分數、高考排名的那天起,許多家長就一直在不停地打聽,能填什么學校、能選什么專業。但是,孩子究竟喜歡什么專業、適合什么專業,這些原本最重要的問題,似乎倒反而被遺忘了!
闖蕩天下!這是熱血少年的心聲。向著自己最心愛的專業而努力,要學到自己最渴望的專業,要掌握未來就業、創業的主動權。因此,學什么專業比在哪所學校上學,似乎更讓許多學生關注。
但愿更多的考生能夠得嘗所愿!為此已經有了十二年的不懈付出。但愿這一次的選擇,會有一個令莘莘學子滿意的結果。
能進最心儀的大學,足矣
姓名:繆子檸
畢業學校:杭州第十一中學
考分:總分611,全省文科排名255名(其中語文123分、數學129分、英語139分、文綜220分)
填報志愿:
第一批A志愿浙江大學(社會科學試驗班、人文科學試驗班等);B志愿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對外漢語、日語等);C志愿浙江工商大學(會計學、金融、審計等)
自述理由:
我首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其次再考慮專業。
浙江大學是我心目中非常理想的大學,因為我喜歡杭州,希望能夠留在家門口讀大學。
我的父親倒是希望我能夠去上海復旦大學就讀,但是由于我心儀的專業可能分數偏高,所以最后我決定不冒這個險。
在我心里,最中意的專業是法語。因為我一直都非常喜歡語言類的學科,比如在高中階段我的英語就一直是強項,每天做完作業我都要把英語書拿出來,讀課文、培養語感,可能有些同學認為學英語就是死記硬背,但是我卻一點都不覺得枯燥,反而是很有興趣來記住一些好的句型、短語,并且一有合適的機會就使用它們。
可惜,在我志愿表上,最終沒有能夠把理想的學校和理想的專業統一起來。但等我進校后,一定會找到更合適的發展方向。
老師點評:
選擇一個理想的城市,似乎是大多數同學的傾向。
以這屆高三文科(1)班為例,總共45名同學,其中重點上線率是26%,本科上線率是100%。從昨天上交的志愿表看,43位同學選擇留在省內,僅有2位同學填了省外,其中一個選了上海,另一個選了南京。
從專業的選擇上看,排在首位是經濟類,大約有32位同學選擇了經濟貿易、金融、經濟管理等專業。而同學們這樣選擇的理由是這類專業的通用性強,將來就業的選擇面比較寬。
高考志愿填報故事:填第一批志愿就像買彩票
姓名:蔡琪
畢業學校:杭州第十四中學
考分:理科552分
填報志愿:
第一批A志愿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類等專業);B志愿中國礦業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交通運輸等專業);C志愿中南大學(交通運輸等專業);
自述理由:我是認準了要干“交通運輸”這一行,所以填報的志愿都與這個專業相關。
從我小時候開始就對天上的飛機、路上的汽車、鐵軌上的火車等各種交通工具感興趣。讀小學時,媽媽送我上學總會經過一個涵洞,涵洞上方就是鐵軌,每回我都讓媽媽在那里停一下,只是為了看看火車。
到了高三,我曾想去報考飛行員,可惜身高超標(要求不能超過1.85米),我多長了1厘米。
所以這次填志愿我沒多想,直接在電腦上輸入了“交通運輸”,搜索設置該專業并且今年在浙江招生的高校,然后拿著這份高校名單,再參照自己的高考分數填完了志愿表。
不過,爸媽的想法跟我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我不得不考慮他們的感受和意見。這個星期我每天都為了填志愿跟爸媽“談判”,等到“協議”正式達成,已經是昨天中午12點了。
“談判”過程相當曲折。首先,我的成績剛上“一本”線,爸媽認為被第一批學校錄取的希望不大,就算能錄取也是外省甚至邊遠地區的大學,建議我放棄第一批志愿的填報。
可以上重點大學干嗎要放棄呢?我給爸媽打了個比方,第一批志愿就當是買彩票,第二批志愿是買門票,門票是一定要買的,可彩票不填怎么知道能不能中獎。我成功地用“彩票論”說服了爸媽。
班主任點評:現在本地高校這么熱,外地高校的機會就凸顯出來了。但是還是有太多的家長,舍不得讓孩子去外地讀書。
高考志愿填報故事:我拿“軟件工程”搏未來
姓名:張勇喬
畢業學校:杭州第十一中學
考分:總分585分(其中語文102分、數學125分、英語115分、理綜243分)
填報志愿:
第一批A志愿浙江工業大學(軟件工程等);B志愿浙江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C志愿中國計量學院(計算機專業等)
自述理由:
我只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你看,第一批志愿的三所學校,我都選了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第二批志愿里的保底學校,同樣也是選擇計算機專業。
我最希望自己被錄取的專業,當然是我首選的第一個專業——“軟件工程”。因為我覺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可能對硬件和軟件都比較重視,但是我更喜歡學“軟件工程”,因為這樣會學得更細、更扎實。
這次志愿表上填的每一項內容都是我自己選擇的,我對此感到驕傲和自豪。25日那天,我去下沙跑了一整天的高校,從中國計量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到浙江財經學院、杭州師范大學,走進每個學校我都要跟老師了解專業。
在高中階段,我就常常參加物理、化學、數學的學科競賽,雖然從沒有拿過獎項,但是我的興趣很廣泛,而且我尤其喜歡要動手操作的實踐類學科,最不喜歡死記硬背的東西。
正因為我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已經了如指掌,所以當家人、親戚建議我可以考慮填報“工商管理”類專業時,我已經一點都不會動心了。
班主任點評:
我發覺班里的不少男生都挺有主見的,比如這位同學最喜歡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另有一個男生全部填了“應用數學”專業。
如果在填報志愿時,學生就能比較明確地知道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這將有助于今后在大學階段在專業發展上有更大的空間。
高考志愿填報故事:655分考生填了四批志愿
655分考生
填了四批志愿
姓名:李成(化名)
學校:杭州學軍中學
考分:理科655分
填報志愿:
第一批A志愿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專業)B志愿浙江大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專業);
第二批A志愿浙江工業大學……
自述理由:
從第一批到第四批,志愿表上的所有空格都被我填滿了。很多人建議,憑我的成績沒必要填第二、三、四批志愿,但我想著一輩子也許這么一次填報志愿的機會,不能留有任何遺憾,當然要謹慎再謹慎,不放過一個空格。這幾天,我和爸爸媽媽已經把四批志愿都研究了個遍。
幸運的是我成績還不錯,填志愿時相對可以隨心所欲,和爸媽基本上不存在發生沖突的可能。我最終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學校——上海交通大學,還挑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像是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等。我小時候在家里就喜歡拆裝東西,感覺比較適合這些工程類的專業。
但是考慮到機械工程類的專業比較熱門,所以我在服從專業調整那欄里打了勾,總之是要以愛好為基礎,以謹慎為原則。
我還在第二批里填了浙江工業大學,在第三批中填了一些外省的科技大學,在第四批里選了一些職業技術學校。估計是沒有機會上這些大學了,不過幾天研究下來,我發現自己其實還蠻喜歡這些學校的。
不過,仔細想想填志愿確實是件傷神的事,我有一名同學考了理科623分,分數也不低,可就沒我這么灑脫了。為了保底,他聽父母的意見報了浙江大學,但也不敢選熱門專業。他覺得這次高考發揮得不好,所以進不了自己向往的學校,所以為了這份遺憾,他在B、C志愿欄里填報了清華、交大這些學校,說是即使上不了,至少這是他的志愿,也算是替自己做了回主。
記者感言:謹慎、謹慎再謹慎。我倒真佩服這個考生的沉著和鎮定,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素質,他才能在高考中發揮相當好的水平。而未來要成就一番事業,同樣也需要這樣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