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高二語文(上)文言文總結

          高二語文(上)文言文總結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3-22 19:31:08

            第九課 夢游天姥吟留別

            一、通假字

            1、 列缺霹靂:"列"通"裂",分裂;

            二、一詞多譯

            1、 欲:

            (1)對此欲倒東南傾。(要,動詞)
            (2)我欲因之夢吳越。(想,動詞)
            (3)云青青兮欲雨。(將要,副詞)

            2、 開:

            (1)訇然中開。(打開,動詞)
            (2)使我不得開心顏。(使……開,使……舒展,動詞的使動用法)

            3、 行:

            (1)世間行樂亦如此。(實行,在此是"享受"的意思,動詞)
            (2)須行即騎訪名山。(走,動詞)

            4、 忽:

            (1)迷花倚石忽已冥。(不注意,不知不覺,動詞)
            (2)忽魂悸以魄動。(忽然,副詞)

            5、 事:

            (1)古來萬事東流水。(事情,名詞)
            (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侍奉,服侍,動詞)

            三、詞類活用

            1、 對此欲倒東南傾。(東南,方位名詞做狀語,表示動作行為"傾"的去向: 向東南。)
            2、 一夜飛度鏡花月。(飛,動詞做狀語,表示"度"的速度非常快:像飛一     樣。)
            3、 云青青兮欲雨。(名詞"雨"用在副詞"欲"后,活用為動詞:下雨。)
            4、 虎鼓瑟兮鸞回車。(名詞"鼓"帶賓語"瑟",活用為動詞:彈奏。)
            5、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名詞"事"帶賓語"權貴",活用為動詞:侍奉。)
            6、 栗深林兮驚層巔。(栗:使……戰栗;驚:使……震驚:動詞的使動用法)
            7、 使我不得開心顏。(開:使……開,動詞的使動用法)

            四、重點字詞

            瀛(ying)洲   天臺(tai)山    剡(shan)溪    淥(lu)水
            屐(ji)       殷(yin)        訇(hong)然    悸(ji)

            五、整體感知

            1、 行文脈絡:如夢緣由→夢游歷程→仙境出現→夢醒→留別語;
            2、 追求個性自由和蔑視權貴的精神;
            3、 浪漫主義風格。

            第十課  琵琶行(并序)

            一、通假字

            1、 鈿頭銀篦擊節碎:"篦"通"  ",釵子。

            二、 一詞多義

            1、 言:

            (1)感斯人言。(話,名詞。)
            (2)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詞。)
            (3)自言本是京城女。(說,動詞。)

            2、 命:
            (1)遂命酒。(叫,吩咐,命令,動詞。)
            (2)命曰《琵琶行》。(取名,動詞。)

            3、 數:
            (1)使快彈數曲。(幾,表示不確定的數目,數詞。)
            (2)一曲紅綃不知數。(數量,名詞。)

            4、 是:
            (1)是夕始覺有遷謫意。(這,此,指示代詞。)
            (2)自言本是京城女。(是,動詞。)

            5、 為:
            (1)因為長句。(寫,做,動詞。)
            (2)初為《霓裳》后《六幺》。(彈奏,動詞。)
            (3)為君翻作《琵琶行》。(替,給,介詞。)

            6、 語:
            (1)琵琶聲停欲語遲。(說話,回答,動詞。)
            (2)今夜聞君琵琶語。(曲,名詞。)

            7、 輕:

            (1)輕攏曼捻抹復挑。(輕輕,形容詞。)
            (2)商人重利輕離別。(輕視,動詞。)

            8、 暫:

            (1)凝絕不通歌暫歇。(短暫,副詞。)
            (2)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頓時,忽然,副詞。)

            9、 泣:

            (1)滿座重聞皆掩泣。(哭泣,動詞。)
            (2)座中泣下誰最多。(眼淚,名詞)

            三、詞類活用

            1、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夜,時間名詞做狀語:在夜里)
            2、 遂命酒。(名詞"酒"受助動詞"命"修飾,作動詞:擺酒席。)
            3、 商人重利輕離別。(形容詞"重""輕"均帶賓語,作動詞:看重,輕視。)

            四、文言句式

            1、 歌以贈之。(介詞"以"的賓語"歌"前置,以示強調。)
            2、 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詞結構后置。介詞結構"于穆、曹二善才"放在動詞"學后"作補語。"于"相當于"向"。)
            3、 轉徙于江湖件。(介詞結構后置。"于江湖間"作動詞"轉徙"的補語。"于"相當于"在"。)
            4、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本"后省略動詞謂語"是"。)
            5、 使快彈數曲。("使"后省略賓語"之",指"琵琶女"。)
            6、 送客湓浦口。("客"后省略介詞"于"。"于"相當于"被"。)
            7、 感斯人言。("感"后省略介詞"于"。"于"相當于"在"。)

            五、古今異義

            1、 因為長句  古義:因,因此;為,作;今義:表原因連詞。
            2、 凄凄不似向前聲  古義:剛才;今義:介詞和方位名詞構成的兩個詞。
            3、 老大嫁作商人婦   古義:年齡大;今義:兄弟排序第一。
            4、 暮來朝去顏色故   古義:神態,臉色;今義:指面貌、容貌。

            六、重點字詞

            湓浦(pen pu)口    錚錚(zheng zheng)    憫(min)然
            恬(tian)然        遷謫(zhe)            荻(di)花
            霓裳(ni chang)    嘈嘈(cao cao)        嘔啞(ou ya)
            嘲   (zhao zha)

            七、整體感知

            這首詩是一首敘事詩,主要記敘白居易貶謫江州時,月夜送客江邊,巧遇琵琶女一事。詩中主要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前者為主,后者為賓。既表達了對琵琶女晚年沉淪遭遇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的凄涼心境。

            序言部分,交待寫作動機;第一段,寫潯陽江邊聞琵琶;第二段,寫江心聆聽琵琶曲;第三段,寫江中聽訴身世苦;第四段,寫同病相憐感慨多;第五段,寫重聞琵琶青衫濕。

            八、課文名句

            1、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2、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3、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4、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5、 同時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6、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洲斯馬青衫濕。
            7、 詩中描寫約瑟的三句詩:
            ①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② 東船西枋悄午宴,唯見江心秋月白。
            ③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穿月明江水寒。
            8、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第二十一課   陳情表

            一、通假字

            1、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閔"通"憫",憂患。
            2、 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子。
            3、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二、一詞多義

            1、以:
            (1) 謹拜表以聞。(以:用法同"而",表示承接關系。)
            (2)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以:因。是以,即"以是",因此。)
            (3) 臣俱以表聞。(以:用,介詞)
            (4)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以:與無連用,意為不能。)

            2、除:
            (1) 除臣洗馬。(任命,受職。)
            (2) 登自東除。(臺階。)
            (3) 攘除奸兇。(清除。)
            (4) 道路除道。(修整。)

            3、區區:
            (1)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拳拳。)
            (2) 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少小。)
             (3)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壞。(誠摯。)
            (4) 則區區與諸君,論此與荒山寂寞之濱。(自稱的謙詞。)

            4、卒:
            (1)抱卒余年。(卒:終。)
            (2)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卒:士兵。)
            (3)卒成帝業。(卒:終于。)
            (4)卒然邊境有急。(卒:同"猝",突然。)

            三、詞類活用

            1、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名詞做狀語,在門外,在家里。)
            2、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形容詞作動詞,遠離。)
            3、但以劉日薄西山。(名詞做狀語,一天天地。)

            四、文言句式

            1、 臣具以表聞。(狀語后置,即"以表具聞"。)
            2、 急于星火。(狀語后置,即"于星火急"。)

            五、固定格式

            1、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六、古今異義

            1、 臣少多疾病  古義:古代小病為疾,重病為病;今義:病(總稱)
            2、 至于成立  古義:動詞,到;今義:副詞,表程度
            3、 至于成立  古義:成人自勵;今義:①(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 ②(理論、意見)有根據,占得住
            4、 九歲不行  古義:不能走路;今義:不可以
            5、 后刺史榮舉臣秀才  古義:漢代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是優秀人才的意思;今義:古代科舉考試中的最低一級考中者
            6、 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古義:申訴(庫中);今義:讓別人知道

            七、重點字詞

            險釁(xin)          夙(su)遭                閔(min)兇
            門衰祚(zuo)薄     煢煢(qiong qiong)孑立    床蓐(ru)
            隕(yun)首         責臣逋(bu)慢             矜(jin)育
            寵命優渥(wo)

            八、整體感知

            李密借《陳情表》主要申訴自己不能應昭的苦衷,文章從自己有年的不幸遭遇寫起,說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言辭及其懇切,情深感人,言之成理,才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第二十二課   祭十二郎文

            一、通假字

            1、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羞"通"饈",美味食物。
            2、皆不幸早世:"世"通"逝"。
            3、斂不憑其棺:"斂"通"殮",給死人穿衣入棺。
            4、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二、一詞多義

            1、孤:
            (1)吾少孤。(名詞用如動詞,成為孤兒,喪夫。)
            (2)零丁孤苦。(形容詞,孤單。)
            (3)吊汝之孤與汝之乳母。(名詞,兒子。)

            2、長:
            (1)吾少孤,及長。(形容詞用如動詞,長大。)
            (2)孰謂少年歿而長者存。(形容詞,年長。)
            (3)長吾女與汝女。(動詞,養育。)

            3、世:
            (1)兩世一身。(名詞,父子相繼為一世。)
            (2)吾其無意于人世矣。(名詞,世間,天下。)

            4、省:
            (1)不省所估。(動詞,知道。)
            (2)汝來省吾。(動詞,看望。)

            5、 終:
            (1)言有窮而情不可終。(動詞,終了,結束。)
            (2)終葬汝于先人之兆。(副詞,最后一定。)

            6、 致:
            (1)乃能銜哀致誠。(名詞,表達。)
            (2)將成家而致汝。(動詞,使……來。)

            7、 誠:
            (1)乃能銜哀致誠。(名詞,表達。)
            (2)誠知其如此。(副詞,如果,果真。)
            (3)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副詞,確實,實在。)

            8、 就:
            (1)既又與吾就食江南。(動詞,趨,赴。)
            (2)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動詞,就職商人。)

            9、 知:
            (1)而壽者不可知矣。(動詞,須知。)
            (2)死而有知。(名詞,指靈魂。)
            (3)蓋東野之使者不知問家以月日。(動詞,知道。)

            三、詞類活用

            1、莫如西歸。(方位名詞"西"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歸"的方向:向西。)
            2、東亦客也。(方位名詞"東"作動詞:在東邊居住。名詞"客"作動詞:客居。)
            3、而視茫茫。(動詞"視"用作名詞:視力。)
            4、將成家而致汝。(致,動詞的使動用法:讓……來。)
            5、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夭: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夭亡。)
            6、強者夭而病者全乎。(形容詞"全"用作動詞,安全。)

            四、文言句式

            1、幾何不從吾而死也?(主語"不從汝而死"置于謂語"幾何"之后。)
            2、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文言文鐘賓語前置的一種句式。"兄嫂"是動詞"依"的賓語,前置。范圍副詞"惟"加在前置賓語的前面。指示代詞"是"加在前置賓語與動詞之間,作為賓語前置的標志。)
            3、吾實為之,其又何憂。(賓語前置句,應為"尤何"。)
            4、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狀語后置句,應為"于汴州佐董丞相"。)
            5、從嫂歸葬河陽。(省略句,應為"從嫂歸葬于河陽"。)
            6、未可以①為信也。(這句①處省略賓語"之",指十二郎夭亡之噩耗。)

            四、重點字詞

            及長(zhang)          所怙(hu)          兄歿(mo)南方
            省(xing)墳墓         歸取其孥(nu)      丞相薨(hong)
            佐戎(rong)徐州       孰謂汝遽(ju)去吾  尚饗(xiang)
            窆(bian)不臨其穴

            五、整體感知

            全文表達作者對亡侄的無限哀痛之情。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寫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第二部分寫十二郎之死;第三部分寫對十二郎及其遺孤的吊慰,交待遷葬及教養遺孤等事。

            第二十三課  愚溪詩序

            一、通假字

            1、紀于溪石上:"紀"通"記"。

            二、一詞多義

              1、名:
            (1)名之以其能。(動詞,命名。)
            (2)而名莫能定。(名詞,名稱。)

            2、居:
            (1)或曰:冉氏嘗居也。(動詞,居住。)
            (2)得泉焉,又買居之。(動詞,存,積蓄。)

            3、類:
            (1)無以利匹,而適類于予。(動詞,好像。)
            (2)溪雖莫利于世,而善鑒萬類。(名詞,萬物。)

            4、樂:
            (1)夫水,智者樂也。(yao,動詞,愛好,喜愛。)
            (2)樂而不能去也。(動詞,高興。)

            5、以:
            (1)以愚觸罪,謫瀟水上。(以:因。)
            (2)予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以:憑。)

            6、凡:
            (1)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凡:共。)
            (2)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凡:凡是。)

            7、于:
            (1)東流入于瀟水。(于:到。)
            (2)予雖不合于俗,亦頗亦文墨自慰。(于:對于。)
            (3)于是作《八愚詩》,紀于溪石上。(于:在。)

            8、之:
            (1)灌水之陽有溪。(之:結構助詞,的。)
            (2)士之居者。(之:助詞,不譯。)
            (3)古謂之染溪。(之:代詞,它。)

            三、詞類活用

            1、東流入于瀟水。(方位名詞"東"用作狀語,表示動作"流"的方向:向東。
            2、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方位名詞"東北"用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行"的方向:朝東北。
            3、合流屈曲而南。(方位名詞"南"用作動詞:向南流去。)
            4、得其尤絕者家焉。(名詞"家"用作動詞:安家。)
            5、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名詞"名"用作動詞:命名。)
            6、牢籠百態,而無所避之。(牢籠:包羅,名詞作動詞用。)
            7、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上:向上,名詞作狀語。)

            四、古今異義

            1、蓋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古義:可以用來;今義:表示可能或許可。
            2、樂而不能去也。古義:離開;今義:到某地去,和"來"相反。

            五、重點字詞

            謫(zhe)居          龂龂(yin yin)然       負土累(lei)石
            智者樂(yao)也     坻(chi)石              幽邃(sui)
            興(xing)風雨

            六、整體感知

            文章通過描繪當地的山水和說明更改溪名的原因,抒發了其憤憤不平的情緒,當時,立志改革弊政的人都以"違理""悖事"而遭貶斥。在當政者眼中美與丑、智與愚全是顛倒的。因此他把所居之溪命名為"愚溪",溪水清明透徹,可以照鑒萬物。

            第二十四課   赤壁賦

            一、通假字

            1、舉酒屬客:"屬"通"囑"。
            2、馮虛御風:"馮"通"憑"。
            3、山川相寥:"廖"通"繚"。

            二、一詞多義

            1、歌:
            (1) 扣舷而歌之。(動詞,唱。)
            (2) 歌曰。(名詞,歌詞。)
            (3) 倚歌而和之。(名詞,歌聲。)

            2、望:
            (1) 七月既望。(名詞,陰歷的每月十五日。)
            (2)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

            3、下:
            (1)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動詞,攻克,打下。)
            (2)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詞,位置低的。)

            4、如:

            (1)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如:像,動。)
            (2) 縱一葦之所如。(如:往,到,動。)

            5、之:

            (1) 哀吾生之須臾。(之:助詞,不譯。)
            (2) 惟江上之輕風。(之:結構助詞,的。)
            (3) 耳得之而為聲。(之:代詞,它。)
            (4) 月出于東山之上。(之:助詞,不譯。)

            6、乎:

            (1)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乎:動詞,形容詞詞尾。)
            (2)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語氣助詞,用于句末,相當于"嗎"。)
            (3) 相與枕藉乎舟中。(乎:介詞,在。)

            7、于:

            (1)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介詞,在。)
            (2)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助詞,表被動。)
            (3) 月出于東山之上。(于:介詞,從。)

            三、詞類活用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方位名詞"西""東"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望"的方向:向……)
            2、舞幽壑之潛蛟。(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
            3、泣孤舟之嫠婦。(泣,動詞得使動用法:使……哭泣。)
            4、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伴侶;友相同。)
            5、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向南,名詞作狀語。)
            6、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下:攻占,方位名詞用作動詞。東:向東進軍,名詞用作動詞。)
            7、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詞用作動詞,打魚砍柴。)

            四、古今異義

            1、徘徊于斗牛之間。古義:這里指明月停留;今義:人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
            2、望美人兮天一方。古義:文中指內心所思慕的人;今義:美貌的女子。

            五、重點詞字

            任戌(ren xu)之秋      斗(dou)牛之間       愀(qiao)然
            釃(shi)酒臨江         扁(pian)舟          橫槊(shuo)賦詩
            枕藉(jie)             匏(pao)樽           蜉蝣(fu you)
            山川相繚(liao)

            六、整體感知

            本文通過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及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關于人生態度問題的辯論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開朗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這就是它成為名篇的原因之一。

          收藏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在线免费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2024你懂的网站无码内射|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最近最好最新2019中文字幕免费|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