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高二歷史復習方法 > 美俄日韓英歷史課程改革掃描1

          美俄日韓英歷史課程改革掃描1

          2009-03-01 17:59:53網絡資源

            美國歷史課程改革

            美國歷史教育近十年來呈現如下趨勢和特點。首先,歷史在中小學課程計劃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國2000年:教育戰略》頒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學學生在英語、數學。

            自然科學、歷史和地理五門核心課程都要合格。1992年《歷史課程全國標準項目》開始啟動。1996年,三個《標準》,即《世界史課程國家標準,探尋通往今天之路》、《美國史課程國家標準:探尋美國的歷程》和《幼兒園到4年級歷史課程全國標準》正式發表。這三個《標準》實際上是《2000年目標:教育美國法》中的主要教育改革目標之一,從而成為國家立法的一部分。歷史作為五門核心課程之一的地位,被國家立法所認可。

            從這些《標準》中可以發現21世紀美國中小學歷史教育的主要目標和功能。首先,歷史課是培養公民意識的主要陣地、美國史教學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首先是參政的意識。《標準》強調了歷史教育對公民的重要意義:歷史知識是政治智慧的先決條件。它認為,學習本國史的意義在于:“沒有歷史,一個社會就不會對自己的歷史起點、它的核心價值觀以及過去的決定對當前的影響有一個共同的記憶;沒有歷史,就不能對社會中政治的、社會的或道德的問題進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沒有歷史知識和以歷史知識為基礎的探究,人們就不可能成為見多識廣、有鑒別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時必須具備世界性眼光。新《標準》明確指出:“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現在的學生更需要對世界和創造了不同于美國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許多文明國度進行全面了解。通過一部平衡的、范圍廣泛的世界歷史,學生們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種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類情感和存在的共同問題。學生們會由此養成通過別人的眼光評價事物的習慣,并且逐漸認識到,通過研究其他國家,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對世界多種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養彼此寬容、相互尊重的涵養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國社會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們具備這種品質。”

            從能力培養來看,美國的歷史教育強調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和主動學習精神的養成,認為歷史學習和研究是一個“主動的學習過程”,通過它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新《標準》強調,歷史教學要著重培養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的五類歷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順序思考問題的能力;歷史的理解能力;歷史的分析和解釋能力;歷史研究的能力;歷史的問題分析和決策能力。

            從歷史課程的功能來講,美國歷史教學強調理解“歷史對我們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對我們社會的意義”,認為歷史是“了解我們文化的多樣性和互異性以及我們同享的社會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課程。20世紀60年代,西歐的“新社會史學”對美國史學界產生了很大影響。“新社會史”著重撰寫“自下而上的歷史”,歷史的主體不再是美國歷史上社會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見經傳“沉默無聲的”蕓蕓眾生。美國史成為印第安人、亞洲裔人、拉丁美洲裔的男女老少共同書寫的歷史。“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歷史不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過去,而是生動的、伸手可及的。與現實和個人密切相關的往事,使歷史學習和探究更好地為現實社會的和諧與發展服務。

            英國歷史課程改革

            英國于1991年頒發統一的歷史學科的“國家課程”。該文件提出三個具體的成就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理解目標。在這三個目標下,要求學生在五個方面取得進展:歷史年代順序的理解;歷史上事件、人物和變化的知識和解釋;歷史的理解;歷史的探究;組織與交流。“國家課程”要求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在五個方面得到發展:精神世界的發展;道德修養的發展;社會觀念的發展;公民意識的發展;在關鍵技能方面得到發展——如交流的能力;數字運用的能力;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使用互聯網、CD-ROMS、e-mail進行歷史探詢、發展、編輯、分類、重新組織和建構信息,然后提出自己見解的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美國和英國的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的主要共同點。①歷史教學的整體目標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為基礎,并把歷史思維能力視為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從而把歷史教學的基本模式由傳授歷史知識的類型轉變為思維訓練的類型。②側重于訓練學生掌握探究歷史的具體方法,尤其是重視對各種歷史資料的運用,培養學生在掌握證據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③不是把歷史學習當成對歷史知識的機械記憶,而是注重對歷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學生能夠識別各種歷史解釋,并提出自己的歷史解釋。④重視學生學習歷史時思維活動的具體操作,通過訓練使學生養成學習的獨立性和自覺性,具有創造性的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觀,使學生通過歷史的視野來認識和理解社會現實問題。

            俄羅斯歷史課程改革

            歷史課程的設置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蘇聯重視歷史教育的傳統。在蘇聯時期,中學的各個年級都獨立開設歷史課,歷史課的總學時在整個教學計劃中所占比重很大。僅次于數學、文學、外語。1991年后,俄羅斯繼續1985年就開始的學校課程改革,把學校課程分為8類學科,每一類學科包括若干具體的科目,“歷史”包括在“社會學科”中。“社會學科”包括的科目除了俄國歷史和世界通史外,還有人與社會、現代文明基礎、當代世界、鄉土常識、俄羅斯與世界經濟和社會地理、政治學、法學等等。但由于教學計劃的多樣性,有的學校保留了傳統性和基礎性的學科,使得“歷史”課又能夠獨立地開設。

            歷史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

            根據俄羅斯聯邦法《普通基礎教育國家教育標準(草案)》中的規定,歷史屬于“社會學科”。“社會學科”中有關歷史的教學目的是:

            保證學生掌握關于人類從遠古至今所走過的歷史道路的基本知識,以及人類的社會、精神和道德經驗;發展學生歷史分析方法、理解現實事件和現象的能力,使其既看到它們的五光十色,又能看到它們與歷史運動流向的有機聯系,能創造性地利用歷史知識;在個人思考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價值觀和信念,領悟人道主義思想和國際人道權利,尊重人權和民主觀念,尊重愛國主義和各族人民的相互理解;培養對本民族及其他民族歷史和文化的興趣和尊重,致力于保存和增加本國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幫助學生培養社會積極性,使其掌握每個公民為完成必要活動所需要的足夠知識,不斷自我完善,認清成功的個人和社會條件。

            1997年俄羅斯《教育通報》上刊登了普通教育基礎學校必修內容最低限度(社會學科),有關歷史部分是:

            俄羅斯史

            古羅斯和中世紀羅斯(略)

            近代的俄羅斯

            17世紀俄羅斯的社會一政治制度。農業、工場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法律大會。農民徹底淪為農奴。17世紀的社會運動。教會分裂。左岸烏克蘭和基輔同俄羅斯合并。西伯利亞的拓殖。17世紀俄羅斯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傳統和新潮流。文化世俗性的增強。彼得一世改革。專制制度的確立。對外政策。北方戰爭。俄羅斯帝國的建立。文化、生活方式中的新事物。

            貴族政變。貴族特權的擴大。農奴制的強化。18世紀后半期工業和商業的發展。“開明專制制度”。普加喬夫起義。欽賜貴族特權詔書和城市特權詔書。

            18世紀后半期俄羅斯的對外政策。俄羅斯一土耳其戰爭。俄羅斯軍事藝術。俄羅斯參加瓜分波蘭立陶宛王國。

            18世紀俄羅斯各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習俗。教育的發展。本國科學的形成。

            17—18世紀的俄羅斯。

            19世紀最初25年的俄羅斯。國內政策。帝國版圖的擴大。1812年衛國戰爭。1813-1814年國外遠征。十二月黨人運動。

            19世紀第H個25年專制制度的國內政策。社會思潮: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空想社會主義。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克里木戰爭。

            19世紀上半期俄羅斯各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習俗。

            農奴制度的廢除。186(y--187年的改革。改革后的俄羅斯現代化的特點,工業化。社會結構的變化。俄羅斯社會中的保守勢力、自由派勢力、激進派勢力。民粹主義。工人運動。俄羅斯社會民主主義。

            俄羅斯帝國的各族人民。波蘭問題。兼并哈薩克斯坦。征服中亞。遠東的拓殖。君主專制和民族政策。民族運動。

            1877—1878年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戰爭。19世紀末俄羅斯的對外政策。

            19世紀的俄羅斯文化。

            19世紀的俄羅斯。

            20世紀的俄羅斯

            20世紀初葉俄國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君主專制和社會。政治潮流和政黨。1905—1907年革命。十月十七日宣言。國家杜馬。土地改革。工業高漲。20世紀初葉的文化。

            20世紀初葉俄國的國際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俄國。

            1917年二月革命。君主政體的傾覆。政黨活動。政權危機。

            蘇維埃政權的建立。立憲會議。蘇俄的國家建設。在昔日俄羅斯帝國版圖上建立國家。布列斯特和約。布爾什維克的經濟和社會政策。

            國內戰爭。“紅軍”和“白軍”。“軍事共產主義”。戰爭結局。

            1920年末一1921年初的危機。新經濟政策。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建立。20年代蘇聯的對外政策。黨內斗爭尖銳化。

            加速現代化(工業化、農業集體化),其社會后果。集權制度的形成。大規模鎮壓。民族政策。教育和文化政策。

            20世紀30年代蘇聯的國際關系和對外政策。1939年蘇德條約及其后果。第H次世界大戰初期的蘇聯。蘇芬戰爭。193pel940年新領土井人蘇聯版圖。

            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戰爭階段和最重大的戰役。戰爭年代的蘇聯后方。許多民族被驅逐出境。占領區法西斯的“新秩序”。敵后斗爭;游擊隊運動。反希特勒同盟。偉大衛國戰爭的結局和教訓。

            蘇聯在戰后國際關系中的地位。冷戰。

            戰后恢復經濟。農業的困難和問題。居民的生活。意識形態運動,新的鎮壓浪潮。

            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政治事件。蘇共二十大及其意義。“解凍”。50年代下半期一一w一年代初的改革。科學的發展、科技革命的第一步。開始征服宇宙。

            20世紀覦年代保守主義的轉變。集權制度危機的增長。對不同政見者的鎮壓。

            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蘇聯的對外政策。同美國的軍事戰略方面取得的均勢。赫爾辛基宣言。阿富汗戰爭及其后果。

            “改革”。“公開性”。蘇聯新外交方針。經濟危機。國內民族關系尖銳化。新政黨和新政治運動的建立。1991年八月事件。蘇共解散。蘇聯解體。獨聯體的建立。

            新俄國的成立。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1993年十月事件。通過俄羅斯聯邦憲法。現代俄羅斯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

            俄羅斯與獨聯體。俄羅斯與國際社會。

            通史

            世界古代史(略)

            近代史

            近代史的年代范圍。

            地理大發現及其對歐洲和世界的影響。殖民帝國的形成。歐洲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宗教改革運動和反宗教改革運動。巴德蘭革命。專制主義的確立。

            17世紀英國革命。產業革命開始及其影響。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潮。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18世紀末法國革命。拿破侖戰爭。

            工業社會的形成。19世紀歐洲國家和美國的社會一經濟發展。工人運動的興起。社會主義學說。1848-1849年革命。社會生活中的保守思潮和激進思潮。

            德國和意大利統一國家的形成,開始現代化。普法戰爭。法國1870-1871年的事件。19世紀中歐和東歐的各族人民。美國內戰。

            19世紀最后30年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工業發展。壟斷的出現。社會運動。工人運動和社會民主運動。19世紀末一20世紀初西歐國家的自由派改革。

            19世紀拉美獨立國家宣告成立。

            亞洲國家的傳統社會。日本開始現代化。

            近代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世界科學圖景的形成。技術的發展。教育的普及。自然科學革命。近代的文化藝術。

            近代的國際關系。開始劃分世界的斗爭。

            現代史(20世紀)

            20世紀初期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戰(原因、參加者、結局、后果)。

            帝國的瓦解和歐洲新民族主義國家的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918-1920年初歐洲的革命事件。社會民主黨人和共產黨人。法西斯主義和國家社會主義的出現。

            1929-l933年的危機。羅斯福的“新政”。1920-1930年歐洲國家專制主義和極權主義制度的確立。30年代的國際關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因、參加者、主要戰場)。在被占領國家推行的“新秩序”。種族滅絕。抵抗運動。反希特勒同盟。戰爭結局和教訓。建立聯合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和世界的變化。共產主義制度在歐洲和亞洲許多國家的確立。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形成。冷戰和軍備競賽。

            工業國家的科技革命,其社會一經濟影響。20世紀后半期的美國。歐洲民主制度國家和專制制度國家的政策、歐洲一體化。80年代末一叨年代初東歐國家共產主義制度的瓦解。歐洲地理政治局勢的變化。

            20世紀拉美國家的改革和革命。

            殖民主義制度的崩潰,亞洲和非洲新獨立國家的建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

            現代政治思潮和社會運動。民族主義運動和宗教運動。20世紀的教會。

            20世紀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擴大。大眾文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大眾傳媒的作用。

          [標簽:歷史 政治 小升初政策 啟蒙教育]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4hu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潮喷失禁大喷水aⅴ无码|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精选观看中文字幕高清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97性无码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 中文字幕人成高清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