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新增21本科專業 專業解讀及就業詳解
2009-02-26 08:47:48新京報文章作者:鄭曉鈺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8年度高校專業設置備案及審批結果,北京市屬高校今年將有21個新增本科專業獲批招生,其中大部分與北京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新興產業密切相關,屬于目前人才市場上熱銷人才、緊缺人才培養領域,面對這些新增加的專業,不少應屆考生和家長都頗感興趣,專家們則提醒考生應詳加了解、謹慎對待。
市場需求催生新興專業
據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2009年市屬高校新增專業的設置上,注重強調與北京市經濟發展需求相結合,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呈現出學科交叉性特征,這也折射出社會對高校培養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客觀要求。其中與首都經濟文化建設發展密切相關的專業,如文化創意產業、新農村建設、涉外交流、城市基建等占50%以上。
招生和就業將實現聯動
針對2009年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利民日前表示,今后北京將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分析北京地區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狀況,逐步形成高校本科專業設置的咨詢、評價、信息發布及預警機構。各高校還將開展創業教育,提升畢業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增強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劉利民說,今后高校招生和就業要實現聯動機制,招生和就業不好的學校要減少招生。連續幾年招生和就業不好的,要求學校停止招生。市教委將嚴格控制高校新增專業的設立。近年來市屬高校在申辦的新專業上,一直保持在每年每校只申報一個專業的數量。
家長聲音
專業創新步伐就應該加快
王先生 北京市第25中學高三學生家長
我感覺新專業增加的數量和幅度還是太小了,我贊成專業細分,現在高校里大而空的專業太多了。學校每年不停擴招,專業調整和創新的步伐也應該加快才對。
實用性過強 恐影響長遠發展
趙女士 清華附中高三學生家長
這些新增專業好像更適合那種拿個本科文憑、盡早步入社會工作的學生,實用性過強,我擔心理論底蘊不夠深厚,影響孩子的長遠發展。
城市基建相關專業 要精讀專業介紹
新增專業詳解
【增設院校】
北京聯合大學新增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北京城市學院新增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北方工業大學新增景觀建筑設計專業
【專業背景】
中國處于城市快速發展時期,在城市外觀、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智能技術發展等方面,都存在著旺盛的人才需求。目前,國家為抵御金融危機出臺的一系列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更是大大刺激了城市基建領域的人才需求。此次高校增設的相關專業都是隨著城市建筑建設進程要求而發展起來的新專業,體現了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
【就業趨勢和報考建議】
北京城市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林介紹,此類新專業主要以城市為服務對象,就業領域包括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人文等諸多方面,空間廣闊。在2008年的國家公務員招考中,外交部行政司就提供了“給排水”這個職位,要求相關專業的同學報考。
搜學網著名填報志愿專家張藝執提醒考生,報考新專業前要精讀專業介紹,有些專業個別詞字之差,卻相去甚遠。比如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屬于工程應用型專業,適合理科生報考,就業時用人單位多傾向于招聘男生,同時該類專業的初始就業環境可能會比較艱苦,學生要做好吃苦準備。而景觀建筑設計專業則對考生的藝術功底有較高要求。
【增設院校】
北京服裝學院新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北京印刷學院新增數字媒體技術專業
【專業背景】
據北京服裝學院招辦負責人介紹,我國創意行業需求與人才儲備之間存在較大缺口。據《2008年度中國游戲產業調查報告摘要》顯示,盡管金融危機使中國的出口貿易受到較大影響,網游產業卻成為中國文化出口新勢力,增長迅速。
【就業趨勢和報考建議】
學生畢業后就業于傳媒領域的機會較大,也可能從事信息文化產品的開發、策劃、藝術設計、編創與制作等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在北京服裝學院的招考中屬于藝術類專業。由于近年來開設該領域的非學歷職業培訓院校較多,因此本科設置該專業要考慮到來自非學歷人才的競爭壓力。
新農村建設相關專業
就業環境相對艱苦
【增設院校】
北京農學院新增農村區域發展專業
【專業背景】
北京農學院院長王有年介紹說,眼下金融危機的影響愈加深遠,農村市場的潛力在這種形勢下更加凸現出來。培養農村管理人才、鼓勵更多的大學生下到農村去參與管理或創業,也是近年來的國家政策所向。
【就業趨勢和報考建議】
王有年表示,目前我國新農村建設已全面啟動,但真正的農村管理人才卻十分稀缺。許多大學生下農村水土不服的現象也表明,新農村建設需要既懂現代經濟管理,又了解中國農村實情、具備實際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該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入職政府及機關事業單位、農業企業、教育科研等單位,前景廣闊,但應對農村相對艱苦的就業環境做好心理準備和長遠規劃。
對外交流相關專業
對外漢語≠英語+漢語
【增設院校】
首都師范大學新增對外漢語專業
【專業背景】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迅猛發展,“漢語熱”在全球范圍內日漸升溫。北京2008年奧運會成功舉辦后,更多的外國人對中國文化與漢語產生濃厚興趣,對外漢語推廣成為朝陽產業。
【就業趨勢和報考建議】
據首都師范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楊娜老師介紹,該專業就業可出國當海外漢語教師或在國內教授外國人中文,還可以從事對外交流、新聞出版或入職企業從事管理和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等相關工作。但楊娜提醒考生不要簡單地認為“英語+漢語=對外漢語”,報考對外漢語的考生,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漢語基礎、外語水平外,還需要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李建華 巨人教育集團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原北京四中副校長
高校根據市場需求增設專業,理論上肯定是會選擇就業前景較好的專業,但市場人才供求受多方因素影響,風險有二:首先,今天的熱門未必是四年后的熱門,其次,如果高校爭設熱門專業,則很容易出現人才過剩、供過于求的現象。
另外,高校新增專業雖都具備開辦專業所需要的基本辦學條件,但在專業發展、人才培養經驗和就業指導等方面還處于“新生”階段,有一個建設和探索的過程,學生在報考時不能迷信最新的就是最好的。
別因名字時髦盲目報考
張藝執 搜學網高考填報志愿指導專家
高校增設某專業都是依托辦學資源、考慮市場要求、經過充分論證的。一般來說,高校也愿意花力氣和經費投入到新專業的發展建設上,因此,在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愛好的情況下不妨考慮填報新增專業。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新專業名稱非常新穎,學生看著名字時髦就盲目報考的現象很常見。但事實上,專業名稱和將來的工作崗位很難一一對應。
建議考生和家長應該多了解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就業方向等。考生在填報時要對這些新專業有全面了解,尤其是學科方面、就業趨向和師資配備等,也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院校和自身兩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科學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