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校杰出社科學家校友榜:北大畢業學者最多
2009-02-20 11:20:01中國校友會網文章作者:
為喚醒全社會充分認識和肯定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大價值和深遠意義,進一步遏制和消除廣泛存在的“重理輕文”現象,促進我國人文社會科學事業和人才培養工作又好又快發展,鼓勵廣大有志青年投身于我國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事業,更好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征程中貢獻自己的才華和智慧。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提出在我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學術研究機構范圍內遴選“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的設想,2008年12月,在首屆研究成果基礎上,課題組重點參考了國內學者專家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經過近1年時間的廣泛調查和研究分析,形成了《2008(第二屆)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
依據“2008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遴選評價標準,共有868位我國杰出社科學者入選。“2009中國高校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校友榜”以1952年(含)以來我國普通本科高校的畢業生成長為“2008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為數據基礎統計得出,是衡量我國高校人文社科人才貢獻能力的關鍵指標,是反映我國高校人文社科人才培養水平的核心標志。
結果顯示,入選2008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的868位學者中,1952年以前畢業的占入選學者總數的30.80%;1952年(含)以后畢業的占69.20%,主要分布于我國100多所高等院校,這些高校主要分布北京、上海、湖北、湖南、陜西、安徽、黑龍江、江蘇、遼寧、浙江等省區,北京最多,有20所高校。
北大和人大畢業的學者最多,摘得“人文社會科學家搖籃”美譽
統計顯示,1952(含)年以后畢業于北京大學的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人數最多,有124人,以絕對優勢高居2009中國高校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校友榜榜首;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學者有100人,位居第二;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遙遙領先與其他高校,摘得“人文社會科學家搖籃”美譽。復旦大學有47人,位居第三;武漢大學有31人,位居第四;吉林大學和南京大學各26人,并列第五;北京師范大學25人,位居第七;華東師范大學有22人,位居第八;南開大學有19人,位居第九;西南政法大學有17人,位居第十。
位居2009中國高校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校友榜第十一至二十名的高校依次是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畢業學者人數在5人以上的高校有30所,其中綜合性大學15所、師范類大學5所、傳統理工科大學4所、財經政法類大學4所、體育民族類高校各1所。
結果顯示,在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培養方面綜合性大學優勢明顯,入選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的大部分學者畢業于綜合性大學,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等,畢業于理工科大學的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人數相對較少。此外,一些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優勢明顯的特色型大學如西南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也涌現出了相當數量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這充分說明:一方面發展人文社會科學,需要較長的歷史積淀,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的涌現需要有較濃厚的學術氛圍,因而綜合性大學在培育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方面具有更大優勢;另一方面,特色型大學也可以通過在某一以及相關領域深耕細作,謀得一席之地。
從目前我國高校競爭發展態勢看,由于理工科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量更大更穩定、經濟管理等社會科學與理工學科的跨學科合作逐漸深入增加等因素使然,理工科大學在培養高端人才方面具有綜合性大學、特色性大學(藝術體育院校除外)所不及的獨特后發優勢。近年來,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等傳統理工科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方面大多采取了傾斜投入政策,謀求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尤其是經濟、管理科學和法學等領域)的跨越突破式發展,這些努力的效果有望在10年后得以較為充分的顯現。
2009中國高校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校友榜
2009年2月18日,中國校友會網、《大學》雜志和21世紀人才報等機構發布《200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北京大學連續兩年問鼎2009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居第二,復旦大學名列第三,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分列第四和第五。江西藍天學院連續三年蟬聯2009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榜首,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居第二,黃河科技學院列第三。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居2009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第一名,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和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分列第二和第三。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已連續7年開展的大學評價研究工作,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已成為考生及家長高考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是我國民間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之一。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介紹說,我們的評價是以“衡量高校對科學與人才的貢獻能力”為標準,是對高校的歷史和現時結合的“選優排序”,體現的是高校的歷史成就、現時能力和辦學特色等狀況,指標數據基本采用截至2008年各高校的最新數據。
《200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由中國校友會網、21世紀人才報和《大學》雜志等機構聯合編制,報告由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云南師范大學馮用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王凌峰和中國校友會網劉明等共同執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