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示范高中資訊 > 北京四中校長:討論是否文理分科沒有意義

          北京四中校長:討論是否文理分科沒有意義

          2009-02-14 21:53:27新浪blog文章作者:劉長銘

            國家在制定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時征詢廣大民眾的意見,任何人——從未成年的學生到他們的家長,從教育行家到完全沒有從教經驗的外行,都有權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首次。我要說,中國進步了。

            但是,自從這個問題在媒體上熱炒以來,我就常被人“威逼脅迫”表態——說!分好,還是不分好?不許態度曖昧!那情景大有奉勸我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陣勢,像是在審訊。這實在是強我所難。其實,即使是面對教育部的領導,我也只能說我的心里話——這其實是一個沒有定論的話題,如果說的再直率一些的話,這是一場沒有意義的討論。

            我說沒有定論或沒有意義不無道理。因為你不論持那種觀點,都能舉出支持自己觀點的案例來。楊振寧先生是大科學家,兼通文理、學貫中西,他曾說科學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哲學(牛頓也有大致的研究經歷),所以他認為文理是相通的,不可偏廢,這話一點兒沒錯;愛因斯坦是大科學家,精通音樂,尤其喜歡巴赫的作品,他不止一次的肯定過音樂藝術對他科學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這也千真萬確。這些大概都是堅持文理兼學全面發展的人常用的論據,當然還能舉出很多。主張文理分科的人常常提到一個觀點,就是人的成長和選拔要不拘一格:據說錢鐘書、吳晗等大文豪當年上學時的理科成績都慘不忍睹。大物理學家狄拉克——諾貝爾獎得主,相對論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據說對文學、藝術甚至哲學一概無大興趣。我們熟悉的數學家陳景潤,他曾在四中當過老師,據說很不成功,因為不幸的童年和少年使他性格孤僻內向,不善言辭,他上學時很不喜歡語文,這可能影響了他的教師職業發展,但并不影響他成為一位杰出的數學家。我想我們每個人在日常交往中都會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并不十分全面,并不多才多藝,但他們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都很擅長,甚至是專家,當然他們也生活的很好。就是沒有受過高學歷教育甚至沒怎么上過學的人,成為成功者或者專家的也有不少。成為著名企業家的,如美國的比爾蓋茨、埃里森、戴爾等,還有中國的南存輝(正泰集團總裁,十幾歲因家境貧寒而輟學)。青年作家韓寒,據說上中學時理科成績一串“紅燈”(我認為他絕不是學不好,而是為堅守自己的理想追求而對那些學科不屑一顧),而他在作品中對問題分析的尖銳透徹,我看理科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未必過此。德國科學家羅伯特·胡伯爾(曾在四中作過報告)上中學時主要學的是語言類課程,但他卻在生化方面獲得了諾貝爾獎……

            個案永遠也列舉不完。但就這個問題來講,個案所說明的僅僅是可能性,不一定是規律。因此在今天的討論中,不論你利用某個個案來證明什么觀點或者否定什么觀點,都不是一種嚴謹的、正確的科學論證方法。事實是,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權威機構的研究結果向我們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文理分科或文理不分科的情況下培養的學生,那種更具發展潛力和優勢。不論是什么人,專家也好,外行也好,認為文理偏科的學生就一定有缺陷素質低,或者認為文理兼學的學生就一定發展平庸沒有個性等,都純屬是個人主觀上的臆測。就拿科學家的成長來說,在前面所列舉的實例當中,同樣是杰出的科學家,同樣是畢生追求科學之美,而且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但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對科學的感悟可能大不相同:有的感受到的是科學的藝術之美,有的感受到的是科學的邏輯之美,有的感受到的是科學的結構之美,有的感受到的是科學的嚴謹之美,有的感覺到的是科學的神圣之美……我們不可能要求不同的人對同樣的事物產生同樣的感受。如果說只有學貫中西才有可能成長為杰出的科學家,那在邏輯上就出現了更大的問題:那些諾貝爾獎得主又有幾人懂得孔孟之學?況且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有差異多層次的,要把學生都培養成愛因斯坦楊振寧,這既不可能,也無必要。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盡人意的事情:受過高學歷教育的人寫出的文章中出現錯病句錯白字,或是出現個別科學性錯誤等,如果認為這全是因中學文理分科所致,我對這樣的邏輯歸因表示懷疑。寫文章出現錯白之誤跟文理分科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因為不論學文還是學理,語文課都是要上的。如果學了那么多年的語文課,詞匯還用不好,文章還寫不好,那得從教學方法甚至教育價值追求上找找原因。況且要求學文史的就不許出文史類的錯誤,學理工的就不能出科技方面的問題,這未免有些吹毛求疵;如果遇到學文科的出現了個別科學類錯誤,學理科的出現個別文史類錯誤,就疾呼認為缺少科學素養或人文素養,這也未免小題大做,有“無限上綱”之嫌,況且我們通常所謂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并非此義。當然,錯誤偶爾有之尚可諒解,屢錯屢現則應另當別論。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但他在與玻爾討論問題時就曾發生過對廣義相對論理解上的失誤,恐怕我們不能據此斷定愛因斯坦缺少科學素養。近年來我們招聘教師,發現有些應聘物理教師的高學歷畢業生不了解本學科發展的一些重要思想和史實,這倒是科學素養問題,但這些都是大學的學習內容。

            不論我們認為學文的學生就是理癡,學理的學生就是文癡;或認為文理分科才能培養學生個性,不分科培養的學生就一定平均發展成為平庸之材,這恐怕都是認識上的偏頗,顯得思維過于簡單。文理分科后,并不意味著文科學生就完全不學理化,理科學生就完全不學文史。不要說課程照樣開設,就是有興趣也可以自己去學。如果離開了課堂和老師就不能學習,那倒真是教育出了問題。在討論這個話題時,我們不得不涉及到一個更為深層次的教育觀念方面的問題:在我們的眼里,學生到底是什么?是一個有層次、有差異、有學習能力、有發展潛力的鮮活的生命體,還是一個被動的、我們想讓他裝什么他就必須裝什么的容器?近年來有一種觀點,把人比喻成一個木桶,說這個木桶如果有一塊短板,它的容積就會受到影響(對木桶來講可能如此,但還要看裝什么),這樣的人就會缺乏發展潛力將來難以獲得成功(這恐怕就不合邏輯了)。首先說明,我是堅決反對把人比喻成木桶的。如果人是容器,我們裝什么他才有什么,那我們當然要考慮應當裝些什么,怎樣裝才更多。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可以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他今天沒有學到的東西,只要明天需要就可以學,今天知識結構上存在的缺陷,離開學校后還可以彌補,誰說這個缺陷會存在一輩子要帶進棺材?再說個體缺陷可以依靠團隊合作來彌補。人一輩子都可以學習,一輩子都在不斷打基礎,誰說只有學校的學習才是打基礎?研究表明,人在離開學校后所學的知識要遠比在學校時學的多。我認為決定一個人發展的,主要不是在學校中學習的,而是走出學校以后學習的那些知識,關鍵是看一個人是不是有不斷學習的興趣、熱情與能力。今天有不少學生缺少學習動力和興趣,離開學校就不愛讀書了,這倒是很值得擔憂的事情。中國的大學招生總是要挑選以往成績最好的或者是早成的學生,我看這未必是發現和培養大師的明智之舉,要知道大器晚成也是人的發展規律。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別人成功的經驗照搬到你身上就不成功,別人失敗的教訓卻在你身上發生了靈驗,這都屬正常,因為人就是有千差萬別的。退一步講,知識結構上有些缺陷就一定不能成功嗎?據說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稱自己當年就是一個偏科學生。盡管歷史無法假設,不能重現,但我們還是不得不產生這樣的問題,如果他不是一個偏科而是個成績全優的學生,在今天的主持人行列中是否還有一個著名的白巖松也未可知。一個人有知識結構性缺陷,并不意味著他將來就找不到適合自己工作和發展的領域。你的知識與能力結構決定了你在這個方面可能難以適應和成功,但可以在其他方面很好的適應和發展,就像陳景潤那樣。毛澤東曾說過一句話,我始終認為有道理,大意是說那些有發明創造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常常是一些“學問不足的年輕人”。要相信我們的國家在不斷進步,進步的標志之一就是為人的發展和成功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可能。《易經》中說,“君子以正位凝命”,意思是說有道德有修養的人要擺正位置,凝聚精神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我想這才是成功的大道理。況且什么是成功從來沒有統一標準。一個人有作事的能力,并為社會作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并得到了認可,這就是成功,至于財富、地位、知名度未必是成功的唯一標準。

            其實,我并不反對學生在可能的情況下多學一些,學的全面一些,但除了學什么,學多少的問題,還有一個怎樣學、怎樣教的問題,是主動學,還是被動學的問題。這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如果多學一些就是為了考試,那我看少學少考一些也罷,免得再加重負擔。因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現有的體制下,如果不考,我們就擔心學生不學或不好好學;如果學了就一定要考,甚至要列為高考科目,那學習就很可能變味兒。如果是為考試而學,很難說對提高人的科學素養或人文素養有多大幫助。我認為,學什么、學多少、怎樣學,應當尊重一下孩子們的意愿,而我們今天的教育,缺少的就是對孩子們學習意愿的尊重。不少人認為美國學生學習負擔輕,生活很快樂,其實不然。我接觸過不少美國學生,他們的學習負擔一點兒不比我們的學生輕,他們學習的知識更加龐雜,量也不少,而且一些科目的難度并不低。他們有的每天也需要花幾個小時完成作業(也許我接觸的是一些用功的學生)。但是有一點,他們所學的大多是自己喜歡自己選擇的內容,而且有不少不是學校規定的。在他們喜歡的學科領域里,他們學習的要比我們還深。在學習內容上,他們比我們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權。用我們的標準來衡量,他們偏科的情況要比我們嚴重的多,比如可以從理化生中選擇一科或兩科學習,甚至只選擇文科課程或理科課程來學習,或者是某些學科選擇最難的,某些學科選擇最容易的,避重就輕,這要取決于他們的升學方向和人生規劃。但就我接觸他們得到的總體的感覺,坦率地講,他們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是不錯的,他們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清晰的,他們對未來社會的適應能力也是比較強的,這與他們有較多的時間閱讀和從事社會活動有關。他們的理念是將來需要什么再學什么,并不認為在學校學的越多就越好,也并不認為只有在學校學好了才能走入社會。

            說到這里,好像我也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在前面,我說這個話題沒有定論,而現在,我的觀點又有了明顯的傾向性。是的,因為我們生活在現實當中,而現實要求我們必須有也只能有一種選擇,非此即彼。但我仍認為,文理分科與文理不分科,答案并不重要,因為在這個問題上,任何一個答案都無所謂正確與錯誤。但我愿意給大家提供一個看問題的角度。我想我們應該有一個原則,我們應當在這個原則上取得認同,這就是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沒有尊重就沒有人格,沒有對人的尊重就沒有對人的教育。所以,請尊重一下孩子們的意愿吧!請尊重一下他們的思想吧!請把他們當成一個鮮活的生命體來尊重吧!請尊重一下他們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吧!請給他們提供一些選擇的機會吧,哪怕是一點點!不要認為我們成年人一貫正確,不要認為我們成年人一定比他們高明,不要認為我們成年人給他們安排的一切都是為他們好,如不老老實實接受就一定不得好果子吃,更不要認為他們只有按照我們畫出的路走才能成功。他們將來一定比我們強,他們將來一定會超過我們,否則社會就無法進步。只有當他們這一代人感受到了我們的尊重、感受到了社會的尊重,他們才能真正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他們才能成為真正的國家公民。這才是教育應當去追求的。

          [標簽:北京四中]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高清大全|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五十路熟妇高熟无码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字幕5|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天堂在/线中文在线资源官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农村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