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談:暑假是初高中銜接的黃金起點
2008-07-11 11:33:40本站原創
7月5日,中招一類校切線浮出水面:考上一、三、附等名校的,玩得昏天黑地以示慶祝;沒有得償心愿的,則郁郁寡歡度日如年。
“其實,考上一、三、附,但在三年后混出個專科的大有人在;而當下掉在一類線以外,而三年后石破天驚考上重點的也不乏其人。”
呂衛平表示,眼下的暑假,正是初高中銜接的黃金起點。中考成績無論好壞,高一新生的四大準備都要從零開始。
人物名片
呂衛平,福州十八中副校長、化學老師,多年致力于初高中銜接教育研究。
1 心理準備
愛情、友情正確看
男孩別受傷免的現象,不過和老一代人害怕“女生吃虧”的想法不同,根據呂衛平多年觀察,在這一場場兩性的早期博弈中,受傷最重的往往是男生。
呂衛平接觸過一個男生,五年前的中考考了741多分。(當時總分為780分)高二下學期,他喜歡上了班上的一個女生,盡管家長想盡辦法扼制,還是越陷越深。原以他的高分,按理說是可以進全國十所名校之列,但最后連本一線都沒到。而他喜歡的女生只是把“戀愛”作為學習的調節,并沒有那么投入,最終被重點大學錄取。 與這個故事相反,另一個家長卻很開明。他的兒子同樣也遇到了早戀問題,但他并沒有竭力反對,而是坦然面對,甚至在孩子生日那天,把兒子喜歡的女生也請到了家里,開導他們共同督促一起進步,后來他們雙雙考上了重點名校。
競爭不要扭曲友情
“你昨晚學到10點?哎呀,那么簡單,學什么,我天天都在玩,昨晚看武俠看到12點。”小A打著哈欠“勸說”同桌不要太用功。實際上小A昨晚做題做到了12點,他不希望同桌比他用功,成績比他好。
“滿嘴謊言,考試舞弊,甚至因為成績下降了,覺得很沒面子,不想見以前的老師。”呂衛平發現,強大的升學壓力、父母的期盼、初中校老師的關切等等,讓高中學生之間的競爭被扭曲了。
“真正友善的競爭,要做到比我好的不妒忌,虛心誠懇地請教同學,你是怎么做到的,而好的學生也要把經驗慷慨傳授,沒必要藏著掖著,大家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能上能下健康心態
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在高手如林的新環境中,剛步入高一的新生要重新審視自己的位置,很多人會不適應。
以前當班干部的,不能有太強的優越感。一個班上哪有那么多的干部可以當?不能每個人都如愿。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能耐,將來就一定會有發揮的機會。
相比之下,那些以前默默無聞比較內向的學生,就要做擔當班干部的準備。要勇敢挑戰自己,不要認為自己一直都不行。事實證明,在學校表現活躍、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的同學,并不會因此影響高考成績。
2 思想準備
你鎖定目標了嗎
有個準確的目標定位: 如果以北京市shiw考生總數統計,中考排位約在1500名內的孩子屬于高基礎層次。如果正常發展的話,他們未來都應試是進大學本一的;1500-4500名以內的,以后基本在本二院校。
但實際上三年后,高基礎層次的學生最后丟出本一線的概率是30%,這空出來的機會,就是給下面層次的孩子的,以此類推。目前一些考上一類校的孩子,這兩天已經開始盡情放松,甚至有可能一直放松到開學,這是很不可取的,三年后你可能就是丟出本一線30%內的學生。
尤其一些孩子原來學習方法不得當,沖刺“拼”上了一類校后,會產生危險的想法:既然拼一下能上好高中,那考大學也沒什么難的,最后拼一下就好了!
“初高中變化大,考好的不要忘形,而考不好的希望依舊很大。雖然進高一才剛剛起步,但三年后的目標就要提前給自己定位好,最好是往上一檔定位,這樣學習起來才有沖勁。”呂衛平說。
而對于學習成績確實不咋樣的學生,怎么辦呢?呂衛平建議,這些學生可以考慮往特長生方向發展。
學習愿望→學習欲望→學習渴望
呂衛平做過一個試驗,如果放任一個孩子盡管玩,玩到一定時間會自我反省,產生愧疚感的話,說明這個孩子有學習的愿望。
如果是自己提出要去上銜接班的,說明這個孩子有學習的欲望。在學習的過程中越學越愛學,最后能自覺地堅持到底,說明這個孩子已經有學習的渴望。
如果孩子玩到最后,一點學習愿望都沒有的話,日后必定會丟層次。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要對孩子進行有效開導和督導,幫助孩子自發地建立起學習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