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成為2007屆本科畢業生收入最高專業
2008-06-13 10:18:50中國青年報文章作者:
“首先會選就業率高的,我也不希望兒子去太遠的地方。聽說湖南大學的建筑系很不錯,又離家近,現在房地產這么熱門,我看好這個專業的前景。”湖南劉女士的兒子今年剛剛參加了高考,她已經為兒子考慮好了高考志愿。
高考結束后,志愿填報成為一件大事。和比拼實力的高考不同,填志愿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資訊。怎樣選擇一個理想的學校和恰當的專業,是考生和家長眼下最關心的話題。
“很多家長和考生填報志愿就憑每年發的那本報考指南,但這本書上的信息量實在有限。”在山東一所縣級中學擔任高三班主任的崔軍老師說。最后出現的情況是,高分考生往往憑老師的建議和學校名氣選學校選專業,而低分考生根本不考慮專業,能有大學上就滿足了。能夠考慮到將來就業前景的學生和家長很少。
近日,麥可思公司(MyCOS)在零點研究咨詢集團和西南財經大學商務數據挖掘中心的協助下,完成一項“2007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在全國2007屆大學畢業生中,總共有44.5萬人收到調查邀請,最后完成20多萬份有效調查問卷,覆蓋全國2113所高校。調查結果顯示,在高中畢業生填報高考志愿時,地點、專業、大學聲譽和就業都是學生選大學的主要考慮。而選擇大學專業的主要理由與就業有關,包括就業是否容易,收入高低等等,其次才是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
這項調查還顯示,在畢業半年的本科生中,平均月薪最高的為法語專業,達到4783元。其中,法語專業薪資最高的5所大學分別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其他排在前面的專業依次為石油工程(3550元)、注冊會計師(3494元)、德語(3473元)、微電子學(3447元)、建筑學(3427元)、軟件工程(3384元)、信息安全(3293元)、保險(3102元)、日語(3096元)、信息工程(3091元)、金融學(3080元)、對外漢語(3071元)。
“小語種專業的畢業生應該會收入最高。因為他們畢業后一般會進入外企工作,外企的起薪會比其他企業高,這必然導致他們的薪水比其他專業比較高。”從事職業咨詢工作的朱琳這樣認為。
就讀于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小李表示,自己當初報考這個專業就是考慮了就業前景。“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在不斷增多,專業對外漢語老師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出國做漢語教師的收入比較高,月薪過萬不是問題。我認識的一個大學老師,2007年去了非洲支教,年薪達到18萬元人民幣。”
哪些行業的本科畢業生收入最高?
調查發現,與金融相關的職業在薪酬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個人理財顧問成為本科畢業生平均月薪最高的職業,為3834元,而最有可能從事該職業的主要專業有金融工程、金融學、保險、財政學、統計學。排在前十位的職業還包括審計員(3680元)、醫療銷售代表(3644元)、信用分析師(3624元)、日常主管(3546元)、證券和期貨銷售商(3522元)、石油工程師(3517元)、管理分析專家(3494元)、信貸員(3449元)、貸款顧問(3414元)等。
“我有朋友在本科畢業時就拿到了注冊會計師證,他的工作確實不錯,收入很可觀。”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鐘曉瑜說。雖然最近股市有些下跌,但鐘曉瑜仍然相信“金融熱”必然會導致與金融有關的專業吃香,從事這個行業的大學畢業生應該收入比較高。
雖然眼下的金融業非常被看好,但是一些金融專業的在校生卻比較冷靜。中央財經大學大二學生小吳說:“不知道兩年后的金融業還會不會像今天這樣火爆,我心里挺擔心的。”
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和家長也有這樣的顧慮。“今天的熱門專業不知道四年后還熱不熱?我就怕選不好專業,將來耽誤孩子的前程。”出租車司機王師傅的女兒今年參加了高考,他對孩子報考志愿的事情還是一頭霧水。
“相對來講,就業壓力大的狀況總會存在,學生只有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才是最佳的應對策略。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就需要在填報志愿時爭取做到‘人專(業)匹配’,以后才能‘人職匹配’。這里的匹配就是指所學的專業與以后所從事的職業是自己最喜歡、最適合、最勝任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最快樂地投入自己的學習與工作中。”北森測評的專家張曉娟表示。
麥可思的專家王伯慶博士介紹說,畢業半年后的薪資水平代表就業質量,雖然不同專業的畢業生在這方面有差別,但是還有35項基本工作能力會在畢業半年后及更長時間繼續影響薪資水平。這項調查發現,本科畢業生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五項基本工作能力分別是積極學習、學習方法、有效的口頭溝通、積極聆聽、理解他人。王伯慶認為,這些工作能力代表著畢業生的中長期就業實力。但是調查發現,應屆大學畢業生在離校時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普遍達不到工作要求的水平。
調查還發現,本科畢業生在工作能力滿意度方面增長最快的10個專業分別是檔案學(9%)、農業機械自動化(7%)、貿易經濟(7%)、機械電子工程(7%)、金融工程(7%)、社會工作(6%)、資源勘查工程(5%)、輕化工程(5%)、應用物理學(5%)、心理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