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秘浙江高考新方案 專家說好家長疑
2008-04-25 09:46:50齊魯晚報文章作者:王振國
浙江省日前公布了2009年新課改高考方案,從明年起,除高考成績外,高中會考成績、綜合素質評價都將成為浙江考生能否被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此舉引發全國關注。浙江的高考方案反響如何?對山東省素質教育改革是否有借鑒意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趕赴浙江省,進行了深入采訪。
專家學者說好:大學選才更加多樣化
據了解,新方案出臺后,在當地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支持者有之,質疑者有之。
支持者多是浙江省內的諸多教育界人士,包括知名大學的負責人、高中校長都對此方案表示了認可和贊賞。他們認為,此方案頗具新意,形式、內容都進行了大膽創新。
浙江大學副校長姒健敏表示,浙江大學一直很重視“人的全面成長與發展”,注重對學生個性品質和發展潛能進行評估,優選那些有思想、品質好、個性突出、求知欲望強的優秀學生。而浙江省的新課改高考方案,為該校實現優選好學生的目標提供了基礎平臺。另外,這個方案實行分批測試,分批選拔,讓不同類型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發展需要,選擇不同批次和類別的大學。這樣更尊重學生的不同需求,讓學生有自主權,也會大大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不為機械高考分數所累。對大學來說,可以根據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生,這也滿足了不同高校選才的不同要求,尊重了各個高校的選擇權。
杭州蕭山第八高級中學校長周光明認為,浙江省新課改高考方案作為新課改實施后的高考新方案,充分考慮到了高校培養目標的差異及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可以讓不同類型的高校選拔到不同的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量力而考,減輕考試壓力,實現因材施教,這也可以實實在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專家學者說好:大學選才更加多樣化
據了解,新方案出臺后,在當地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支持者有之,質疑者有之。
支持者多是浙江省內的諸多教育界人士,包括知名大學的負責人、高中校長都對此方案表示了認可和贊賞。他們認為,此方案頗具新意,形式、內容都進行了大膽創新。
浙江大學副校長姒健敏表示,浙江大學一直很重視“人的全面成長與發展”,注重對學生個性品質和發展潛能進行評估,優選那些有思想、品質好、個性突出、求知欲望強的優秀學生。而浙江省的新課改高考方案,為該校實現優選好學生的目標提供了基礎平臺。另外,這個方案實行分批測試,分批選拔,讓不同類型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發展需要,選擇不同批次和類別的大學。這樣更尊重學生的不同需求,讓學生有自主權,也會大大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不為機械高考分數所累。對大學來說,可以根據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生,這也滿足了不同高校選才的不同要求,尊重了各個高校的選擇權。
杭州蕭山第八高級中學校長周光明認為,浙江省新課改高考方案作為新課改實施后的高考新方案,充分考慮到了高校培養目標的差異及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可以讓不同類型的高校選拔到不同的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量力而考,減輕考試壓力,實現因材施教,這也可以實實在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浙江省考試院稱已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
浙江省考試院命題處處長邊星燦在代表該省考試院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面對不同聲音,他們已經有心理準備,并已經制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
邊處長說,在新方案還沒有公布之前,對于家長們擔心的問題,他們都想到了。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形成了一套嚴格的規定,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只要按照這些規定去做就沒有問題。
“第一年推行分類報名考試后,有可能有些家長會敦促孩子一、二、三類都報上,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好的學生。但最后,他可能每一個類別的考試都很差,落榜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這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邊處長說。
邊星燦作為長年從事高考方案制定與試題命制的專家,對新高考方案很看好。他說,將考生分類測試在全國范圍內肯定是大勢所趨,這樣考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高中只有通過這條渠道,才會培養出有特長、有個性、適應社會不同需要的人才,甚至有可能培養出不同領域的知名人才。
“只要是改革,就要打破一些常規的東西,就要對人們固有的思維進行改變。我們也制定好相應的政策,應對新改革方案帶來的風險。距離明年的高考還有一年多時間,我們也想利用這段時間,讓廣大考生及家長充分理解改革的初衷,讓考生在報考時作出正確選擇。同時,我們也將安排專家對廣大教師和考生進行報考方面的培訓和指導,把新高考方案所面臨的風險降到最低。我們相信,推行一段時間后,新高考方案的諸多好處就體現出來了。”邊星燦說。
浙江2009新課改高考方案
浙江省新課改高考方案的目標是:實行在全科會考基礎上的分類測試、分批選拔、綜合評價、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選拔模式,逐步建立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統一選拔考試“三位一體”的多元化的考試評價體系。
統一選拔考試科目和方法:在現有文科、理科、藝術、體育等學科分類和實行高中全科會考的基礎上,繼續堅持以文、理兩大科類為主線,以語文、數學、外語三門課程為主體,根據高中新課改實際和各類高校人才培養目標上的差異,分三類設置考試科目。
第一類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組合的基礎上,增考自選模塊,增加測試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現行的第一批錄取院校或專業自主決定是否選用此考試科目組。自選模塊由考生在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9門學科IB選修模塊的18道題中,自主選答6題。
第二類科目維持原有“3+X”科目組合,重點測試通用型知識和能力,基本對應現有的第二、三批錄取院校。
第三類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語、數、外基礎上,增加技術考試,側重測試技能型能力,對應現有的第四批錄取的高職高專院校。技術科目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先由學生自主選考一門,條件成熟時二者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