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全國高考文綜解讀 歷史變化大地理略調整
2008-03-31 11:18:17生活報
2008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剛剛出爐,許多考生和家長紛紛給本報打來電話咨詢今年高考有哪些新變化。
近日,記者對哈三中高三學年把關教師進行了采訪,請他們分析今年高考大綱,為考生明確高考方向。
政治:
關注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
解讀教師:
哈三中政治高三備課組長 張麗
對比2007年政治學科的考試大綱,2008年考綱總體沒有變化?忌鷳P注文綜合地理和歷史的變化。文綜合是一個整體,考生應從地理和歷史的一些考點變化中分析能否與政治學科有內在的知識聯系?忌鷳⒅乜季V中對本學科的考核目標和要求,文綜合中有四大“考核目標”: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及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考生應利用考綱把考點知識點聯系起來,政治學科的考點分布是:經濟學科共57個考點,哲學常識四大部分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人生觀價值觀共65個考點,政治常識44個考點,還有年度間(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黨和國家(國內外)長效性的熱點。
考生可對照考點帶動教材知識點,對照考點構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按照每個知識點過一下教材,一個個地思考,之后再找這個學科特有的重點。
地理:
刪除“世界糧食問題”考點
解讀教師:
哈三中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張麗英
今年的地理高考大綱考點略有調整:在“陸地”的考點中,表述為“陸地的組成要素及其運動”,而去年的表述為“陸地的組成要素和地殼的變動”。“陸地的運動”要比“地殼的變動”內容廣,實際上是擴大了考點內容,考生不僅要掌握地殼的變動,還應掌握地殼物質循環、生物和水的循環運動。
“陸地資源和地質災害”考點中,要掌握“人類對陸地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去年則簡單表述為“資源問題”。這一調整充分切合了當今世界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這一熱點,從中也衍生出可持續發展的話題,考點更為明晰,考生的復習也更具針對性。今年的考綱列出了“中國主要陸地資源的特點”這一考點,去年的表述為“中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調整縮小了考查范圍,而對中國近海的海底礦藏資源和海洋空間資源沒有做要求。
刪除“世界糧食問題,解決糧食問題的途徑”考點,新教材數年前就刪除了這一內容,近年來的高考也未考到這一考點。
歷史:
突出對文明史的考查
解析教師:
哈三中高三歷史備課組長 孫曉杰
今年歷史考綱與往年相比,變化非常明顯,尤其在增加知識點部分。
刪減部分:古代均田制度;太平天國北伐和西征;蘇聯的建立。
增加部分:井田制;夏商周的社會經濟;兩漢刺史制度;兩漢與越南的關系;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農業的恢復發展與南北方社會生活;唐朝的府兵制和募兵制;隋唐社會生活;北宋慶歷新政;宋元史學;明朝中后期政局和明末農民戰爭;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原因、天京變亂與重建領導核心、太平天國的防御戰;洋務運動的效果;戊戌變法的背景和維新派與頑固派論戰;革命派與;逝烧搼穑磺逭摹靶抡焙汀邦A備立憲”;北京政變,孫中山北上和國民會議運動;國民革命時期工農運動的發展;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文革背景,全面奪權和二月抗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和干部下放;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運動;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蘇維埃政權的鞏固;戰后亞洲人民民主國家;“韓國和新加坡經濟的發展”擴展為“東亞和東南亞各國經濟的發展”等。
增加刺史制、府兵制和募兵制等是突出對制度文明的考查;增加夏商周社會經濟、南北朝與隋唐社會生活是突出對物質文明的考查;增加中國近代幾次論戰是突出對精神文明的考查。增加對中國古代、近代農民戰爭和解放區土改的考查,表示主流思想不回避社會問題,體現出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人文理念。增加“洋務運動的效果”和“清政府的新政和預備立憲”,提高清政府自救運動客觀上促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積極作用。
考生最后復習時要按照考綱規定全面、詳細、具體的落實知識點;要充分領會考綱的隱性要求,準確掌握知識的理解程度,尤其是新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