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招“獨木橋”引得眾人擠 本科畢業工作難尋
2008-02-21 14:36:28大眾網文章作者:王鴻光
藝考如今已成“獨木橋”,而畢業后就業也成難題。
2008年山東藝考報名16.1萬人,比去年減少8000人。總數減少了,“文管”類考生卻由去年的4萬增加到了5萬多人。
“找工作時一聽是學藝術的,對方的語氣一下就變了。”看著又一批藝考生爭擠“獨木橋”,正在四處求職的應屆藝術專業畢業生早已沒了那股心氣:工作不好找不說,有時還被歧視。
找來找去,只有一家美容院讓去面試
“年前在老家參加了幾場招聘會,到頭來只有一家美容院讓去面試。”19日,跟記者一聊起找工作的事,山東藝術學院大四學生小王就沒了底氣。
四年前,小王也是扎堆“文管”考生中的一員。好不容易考上了本科,學了四年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當時只想著考學,以為考上了本科總會有好的發展機會。”然而,形勢遠比她料想的殘酷,“要說對口專業,應該是電視臺、報社、廣告傳媒公司之類的,可年前我們老家報社招聘10個實習記者……盡管是實習的,卻也沒考上。”
“‘對口’的很少,基本上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工作。”眼下正在一雜志社下屬的發行公司實習的小韓,是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應屆畢業生。談到自己和同學求職的經歷,她也很感慨,“我的幾個同學都去保險公司做業務員了。”
工作不好找不說,有時還被歧視
“我的一些同學有時求職回來就氣得很難受,因為一些招聘人員一聽我們是學藝術的,口氣立馬就變了。”小韓告訴記者,“可以明顯感覺到一些單位對藝術專業學生另眼相看,覺得學藝術的膚淺。”
如果說那樣的偏見讓小韓感到的是無奈。那么,那一次的親身經歷,對小王而言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到一家廣告公司應聘業務員,那老板一聽我是學藝術的,竟然接著說‘哦,那喝酒啊、跟有錢人打交道啥的該不用教啦,在學校里都練出來了。’”
報考選調生,“文管生”被阻
“2006年我畢業時,跟同學一塊兒想參加濱州市的選調生考試,后來就被告知該市不接納藝術生參加選調生考試。”眼下正在山東藝術學院讀研的一位同學也說,盡管當時學校一再向對方解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并非“純藝術專業”,但對方還是表示“我們不接受藝術生和體育生”。
實際上,據一些學生反映,招聘會上有的單位直接在招聘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后面加以特殊標注——“藝術類除外”。
“雖說文管專業的學生,高考文化課分數線降低了,但經過了專業加試,他們的綜合素質實際上并不低。”山東藝術學院一教師對畢業生的求職情況也很是“叫屈”。
工作難“對口”,辦班成選擇
“去年我這邊招聘專業課老師,前前后后,來應聘的正規本科畢業生足足有上百人。”濟南舜日文化培訓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中很多都是山師、山藝等高校的畢業生。
“找個月薪1500元的工作其實不難,但也沒什么發展空間,還不如辦班或到培訓班上課。”采訪中,2007年畢業于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小于說,幾個同學一起組織培訓班的情況在他周圍十分普遍。
有培訓界人士稱,這也是眾多藝術畢業生在就業壓力之下的自我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