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可能更困難:08年高考將推“平行志愿”
2008-02-18 11:02:40三湘都市報
名詞解釋
“平行志愿”就是在每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學校,然后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改變過去志愿優先的錄取原則。
專家說法
北京大學教授、高考咨詢專家孫東東說:“我們過去的原則叫什么呢,叫分數相同看志愿,志愿相同看分數,那么實行平行志愿以后呢,志愿是依據,分數是前提。”
本報2月15日訊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高考將推廣平行志愿的投檔錄取方式。而這種方式正是我省在2003年實行并列志愿的系列政策的基礎上推行的。
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透露,2003年我省出臺的并列志愿的系列政策,實行多個并列志愿的辦法,即消除學校志愿之間的等次,全部改設為并列一志愿(其中本一批3個、本二批和高職專科5個)。同時實行多次征求志愿的辦法,即在考生第一次填報的學校志愿中不再設二、三志愿和學校服從志愿,而改為每批次一志愿錄退完成后,對按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全省在統一的時間內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再次向上線未錄取的考生征求志愿(也設并列一志愿,并設學校服從志愿)。
省考試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推行平行志愿,降低了志愿填報的風險,但平行志愿也有風險,主要在于考生投檔后,因種種原因被學校退檔,這些被退檔的考生不能再投到他所填報的其他志愿,只能落到征求志愿,而此時一些好學校基本已經“吃飽”。省教育考試院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我省將繼續推行多個并列志愿的辦法(也就是平行志愿)。
教育部有關人士表示,今年高考將推廣平行志愿,不過,由于各省份具體情況不同,是否實行平行志愿由各省份自主決定。
平行志愿加強了“一考定終身”的作用
目前,全國有一些省市實行不同形式的平行志愿。大致可以分成三類:完全平行志愿,混合模式,批次中的批次。
完全平行志愿是一種比較徹底的平行志愿。它的特點是每個批次都有平行志愿,而且每個批次中的每個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對于每個批次,其最主要的特點是第一個志愿是平行志愿。
混合模式是一種不徹底的平行志愿。其特點是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愿,有平行志愿的批次中的第一志愿不是平行志愿。而“批次中的批次”稱為平行志愿,有些勉強。在這種模式中,同批次中的學校又被分為A,B兩個批次。這個模式相對比較繁瑣。
平行志愿的不利因素
第一,加強了高考“一考定終身”的作用。
有了平行志愿,考生A和考生B的競爭就只取決于一次考試了。如果考生B在高考中發揮得好,考生B完全可以通過一次考試擊敗考生A。其結果是,高考的成績就更加重要了。
第二,平行志愿可以減少高分落榜的風險,但對成績中上等的學生來說,平行志愿不一定能幫助他們進入更好的學校。
比如某學生所在學校每年有100多名考生上北大清華。如果他的排名穩定在90名以前,多半是可以進入的,即使最終在學校的排名在140名,問題也不大。現在,有了平行志愿,所有前150名的學生可能都會報北大清華。這樣,只有最后的名次保持在學校的前100名之內,才可能進入北大清華。
第三,填報志愿可能更加困難。
沒人會知道一所學校今年錄取的學生會在什么層次,這可能會使考生和家長感到無所適從。
平行志愿幾個問題的處理
同一分數的考生是如何投檔的。在平行志愿的實施中,考生如何排序是有明確規定的。比如兩個高考分數相同的學生,比較他們的數學,語文,外語的總分,如果這三門的總分相同,再比較單科成績。
自主招生的考生是如何處理的。如果考生考取了高校的自主招生,通常意味著考生可以以比較低的成績進入該高校。有的考生將有自主招生的高校放在最后一個志愿。但要注意,許多院校要求考生必須把自主招生的院校作為一志愿來填報。
退檔考生是如何處理的。由于高校可以錄取時,有許多因素要考慮,比如是否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是否符合,因此,考生即使成績夠了,也不一定能夠被學校錄取。這就存在著一個考生被學校提檔又被退檔的可能。在平行志愿中,如果一個考生被學校提檔又被退檔,這個考生填報的其他志愿很可能就作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