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巧填高考志愿
2008-02-14 17:42:35高考金刊文章作者:孫東東
知己知彼,巧填志愿
⊙北京大學法學院孫東東
有一個考生,高考考了617分,結果上的大學是北京工業大學;而他的一位同班同學考了587分,卻上了北京大學醫學部。一個是高分低走,一個是低分高走,這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實,這里面就蘊涵著填報志愿的訣竅。第一位同學第一志愿報的是北京大學理科,而當年北大理科錄取分是620分,最后就只能上了第三志愿,從而白白浪費掉了100多分;而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分數線是587分,第二位同學正好上線,一分沒浪費。填報志愿其實就是把你的分有效地利用起來,真正實現分數的價值。人人都說志愿報得好、報得巧就能上個理想大學,終生受益,那么,志愿究竟應當如何報,才算報得好、報得巧呢?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文就從“知己”和“知彼”兩個方面,就如何填報志愿進行詳細分析,為同學們提供參考。
知己:掂量自己競爭力
所謂知己,是指考生及其家長對考生本人各種信息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根據排行準確定位
排行,即考生本人高三沖刺階段在學校以及全省的大排行。
北京、上海等省市,實行的是考前報志愿,風險相對較小(這類同學填報志愿完全依靠實力,不會有太多的“投機取巧”心理),所以準確定位是最重要的依據。
天津、陜西、新疆等省市實行考后估分報志愿,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估分相對較準,但略偏低,原因是這部分同學基本概念清楚,在估分時將可計可不計的分數都扣除了,這部分同學應相信自己的大排行,避免高分低報志愿;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同學,由于基本概念不甚清楚,不能準確判斷自己答題正確與否,估分往往不準,估分時,偏高者居多。特別是那些老師講時都明白,一考試分數就上不去的同學,估分更不準確。這些同學在填報志愿時更需要參照年級大排行,以免“低分高報”落榜。
山東、河南、浙江、河北等省填報志愿的時間放在閱卷完畢出分以后。同學們在收到的分數通知單上都有自己在本省的大排行名次,這時應把這個數值作為選擇學校的重要參考。
二、根據興趣愛好、能力填志愿
同學們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些平時邏輯思維能力較強,擅長做數學、物理難題的同學,應首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學科;而那些動手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稍差的同學,則應選擇如機械、建筑、自動化、水利、熱工等工科專業。文科同學也是如此,那些平時喜愛歷史、哲學、文學,能夠靜下心來鉆研的,可以選擇文學、歷史學、哲學類的人文學科;而那些社會活動能力較強,難以靜下心來做學問的,可選擇政治、經濟、法律類的社會科學。
知彼:弄清高校信息
知彼,是指同學們對要準備報考的大學及其專業各種信息的了解。全國現有大學一千多所,本科專業兩百多個。同學們應主動地通過大學的網站、招生簡章來獲得有關信息,著重關注該大學的師資狀況、課程設置以及畢業生就業情況等。同學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來真正的實現知彼。
一、根據實際情況選學校或專業
本著知己知彼、分流報考的原則,有如下具體建議:
學習成績優秀,在省級重點中學年級排名前列的同學,應首選以理科、文科為主的名牌綜合大學,在此前提下選擇自己相對喜歡的專業,這有利于綜合素質的培養。
成績中等的同學,也應是首選學校、兼顧專業,特別應選擇一些地理位置相對“不好”的名牌學校,這樣可選擇的余地會變得更寬廣、競爭壓力相對會更小些,同時也有益于今后的發展。
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取舍。要考慮好自己是想畢業后找個好的工作還是想以后再進一步深造。如果是從就業考慮,隨著近幾年對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很多技能型人才頗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因此與其勉強選讀一個本科院校,還不如選擇一個自己既感興趣又好就業的高職專科專業。
二、準確了解專業內涵
在填報志愿時,同學們除須了解關于專業的分類外,還必須詳細了解欲報考專業的實質內涵、研究領域、開設課程、培養目標等。切忌簡單地從專業名稱的字面上望文生義。現在有些大學為了在招生時吸引考生,將一些傳統專業的名稱改成了很“前衛”“動聽”的名稱,如在專業名稱中加上了“國際”“工程”“技術”等誘人的字眼,從而吸引大批考生報考。
三、學校地理位置不是最重要
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具體高等院校校址所在地。現在考生的父母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遠走他鄉”,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大都市,這種現象尤為突出。實際上,在我國“兩北一南”地區,集中了大批如蘭州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科研水平都排在全國高校前列的綜合性大學。建議同學們可予以適當考慮。
四、走出只關注提檔線的誤區
填報志愿時,同學們應詳細了解欲報考高校以往三年來在當地實際錄取的三個重要分數。
所謂提檔線實際上是一條“虛線”。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應充分了解的“實線”應當是該高校三年來在當地錄取的最低分,它意味著能否進入該校;平均分,意味著考生在該高校中可選哪些專業;最高分,意味著考生能否隨心所欲選擇專業。其中最重要的參考是平均分。
除此之外,學校的性質、專業的分類等等也是同學們在填報志愿時的重要參考。只有把以上這些問題了解清楚了,同學們才能合理地填報志愿,志愿也才能報得好,報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