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會考復習提綱
2007-12-26 19:06:31網絡
緒論
1、生物:有生命的物體。
2、生物的基本特征。(六點,見書)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化學反應的總稱,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根本的區別,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包括同化作用(合成代謝)和異化作用(分解代謝)
4、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但病毒屬于生物,無細胞結構。
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
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常見的有20多種。
最基本的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生物體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生物體必需的,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指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元素和化合物。
3、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重要作用:①C、H、O、N、P、S6種元素是組成原生質的主要元素,大約占原生質的97%。②.有的參與生物體的組成。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響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B能夠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當植物體內缺B時,花藥和花絲萎縮,花粉發育不良,影響受精過程。)
4、統一性: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這說明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5、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細胞內的含量與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顯不同,說明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存在著差異性。
第二節、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1、原生質:指細胞內有生命的物質,包括細胞質、細胞核和細胞膜三部分。
2、結合水: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相結合,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動,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參與生化反應,運送營養物質和新陳代謝的廢物。
4、無機鹽的作用: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動物缺鈣會抽搐、鎂是葉綠素分子必需的成分、碳酸鈣是動物和人的骨、牙齒中的重要成分。
5、糖類大致分為
單糖
不能在水解的糖
葡萄糖、脫氧核糖、核糖、半乳糖
葡萄糖、脫氧核糖、核糖、果糖
二糖
水解后能生成兩分子單糖
乳糖(乳汁)
蔗糖、麥芽糖
多糖
水解后能生成許多單糖
糖元(肝糖元、肌糖元)
淀粉、纖維素(細胞壁)
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也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
6、脂類包括:脂肪(生物體內主要儲存能量的物質,維持體溫恒定。)、類脂(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線立體膜、葉綠體膜等膜結構的重要成分)、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具有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和生殖過程的作用。)
7、氨基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決定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氨基酸在結構上的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8、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水。
9、肽鍵:肽鏈中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鍵(-NH-CO-)。
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個肽鍵。
多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有幾個氨基酸叫幾肽。
肽鏈: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肽鏈
公式:肽鍵數=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目—肽鏈數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核酸是一切生物體(包括病毒)的遺傳物質,它分為兩類:脫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內,是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此外,在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有少量DNA;另一類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簡稱RNA。
10、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一個核苷酸包括:一分子堿基(5種A、T、G、U、C)、
一分子五碳糖(脫氧核糖和核糖)、一分子磷酸。
11、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四種有機物共同的元素是C、H、O三種元素,蛋白質必須有N,核酸必須有N、P。
12、蛋白質結構多樣性:①氨基酸種數不同,②氨基酸數目不同,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④肽鏈空間結構不同。
13、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分子功能多樣性(5點,見書)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第一節、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分為:原核細胞(細胞較小,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
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真正的細胞核,有核膜、有核仁,有多種細胞器)
2、生物: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支原體、細菌、放線菌等)
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絕大多數生物)
2、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見書)
3、細胞膜由雙層磷脂分子鑲嵌了蛋白質。蛋白質可以以覆蓋、貫穿、鑲嵌三種方式與雙層磷脂分子相結合。磷脂雙分子層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護作用外,還與細胞內外物質交換有關。
4、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
5、糖被的概念及識別作用。
6、物質進出細胞膜的方式:a、自由擴散:從高濃度一側運輸到低濃度一側;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的離子(如K+)。
7、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8、細胞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做細胞質。細胞質主要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內呈液態的部分是基質。是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9、細胞器: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種亞細胞結構的總稱。比較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功能、特點及作用。(見書)
10、細胞核的簡介:(1)存在絕大多數真核生物細胞中;原核細胞中沒有真正的細胞核;有的真核細胞中也沒有細胞核,如人體內的成熟的紅細胞。(2)細胞核結構:a、核膜: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連貫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細胞周期中呈現有規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現(分裂末期),經常作為判斷細胞分裂時期的典型標志。d、染色質:細胞核中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細胞中的兩種不同形態。3)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代謝中心活動的控制中心。
11、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也可以說是有無核膜,因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細胞核,無核膜就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第二節、細胞增殖
1、細胞周期: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這是一個細胞周期。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裂間期:從細胞在一次分裂結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間期。分裂期:在分裂間期結束之后,就進入分裂期。分裂間期的時間比分裂期長。
2、真核細胞分裂方式: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
3、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1)分裂間期: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結果:每個染色體都形成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呈染色質形態。(2)細胞分裂期:A、分裂前期:①出現染色體、出現紡錘體②核膜、核仁消失;B、分裂中期:①所有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在分裂中期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最清晰,觀察染色體形態數目最好的時期;C、分裂后期:①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并分別向兩極移動②染色單體消失,染色體數目加倍;D、分裂末期:①染色體變成染色質,紡錘體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現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現細胞板。(書上圖2-20)
4、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異同:①相同點是染色體的行為特征相同,染色體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②區別:前期(紡錘體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細胞由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動物細胞由細胞的兩組中心粒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末期(細胞質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細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現細胞板形成細胞壁將細胞質分裂為二;動物細胞:細胞膜從中部向內凹陷將細胞質縊裂為二。
5、DNA分子數目的加倍在間期,數目的恢復在末期;染色體數目的加倍在后期,數目的恢復在末期;染色單體的產生在間期,出現在前期,消失在后期。
6、有絲分裂中染色體、DNA分子數各期的變化:①染色體(后期暫時加倍):間期2N,前期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