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主持人笑談當年落榜 稱高考已無存在意義
2007-11-13 15:54:18南方新聞網
主持人陳揚笑談1977年高考落榜
剛恢復高考時錄取的比例為29:1,當年成功的考生是幸運者,而剩下那28/29的落榜者,或是那些根本無緣高考的人,他們如今命運如何?沒有走入那道金光閃閃的“龍門”,他們對高考、對大學有著什么樣的心態?本報將從今日起推出“門外客”系列,讓那些與高考無緣、或與大學無分的人講述他們的故事。
假如30年前,我落榜了就自殺了,那街坊們現在怎么能看到我的節目?
“自我教育”這種能力,說得不好聽點,就是像狗一樣活著——餓了去找肉吃,病了去找草吃。
如果只考文科的話,我相信沒有人能考得過我,如果考理科的話,可能小學6年級的學生就考過我了。
口述人·陳揚
1954年生于廣州,高中畢業后在廣州師范學校獲中專文憑。1974年至1979年在花都一中學教書,1977年高考落榜。
1981年起擔任廣東人民廣播電臺記者;1985年至1987年在廣外讀了三年夜大,獲英語專業大專文憑;1988年到德國進修。曾先后擔任《新聞之窗》等電臺節目主持人。2004年起至今,擔任廣州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日日睇》節目主持人,深受市民好評。
“我不再年輕,但G4正年輕;我沒上過大學,但G4都是優材生。”廣州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陳揚帶領的G4團隊,都是清一色大學畢業生,但他自己的履歷表上,學歷一欄上卻是“大專”。在1977年高考落榜生陳揚看來,一個人具備自我教育的能力,比上大學更重要。
落榜結果在我意料之中
假如30年前,我數學能考夠30分,恐怕就能邁進大學校門。但是,很抱歉,盡管我的語文、政治、歷史的分數不錯,可數學只得了6分。我成了1977年全國570萬高考考生中的一個落榜生。
我一點也不為這個結果感到難過。這種心態,對現在視“高考為成才唯一途徑”的人們來說,一定會感到不可思議。落榜的結果是在我意料之中。我十分明白自己偏科,考試前我沒像其他考生一樣挑燈夜讀,落榜后我也沒打算第二年高考再去搏一搏。有的考生把高考作為改變人生命運的一個機會,我恐怕屬于上進心不強的那種,考不考得上都無所謂。
我沒考上大學,我父母也沒有什么意見。30年前人們對高考的看法,不像現在,認為年輕人必須要去上大學,才算人才,否則就是庸才。
現在這種社會心態,導致高考生把落榜看得太重,甚至去自殺。假如30年前,我落榜了就自殺了,那街坊們現在怎么能看到我的節目?(笑)
不覺得自己是“成功人士”
就中國的傳統來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也是現實。我的同學中,有一些考上大學的,后來干得非常好,當上博導、教授、官員、老板,現在非常忙。而在沒有上過大學的同學里頭,我算是最忙的。
但我不覺得自己算是“成功人士”。能夠控制自己的命運,才是成功。我現在為了1個小時節目,要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8點,這叫疲于奔命,哪算什么成功。
有些人說,我們這一代人是悲壯的一代。其中的少數人通過考上大學,成為今天的社會精英,而大多數人是處在社會的底層。我認為,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怎么走,關鍵在自己有沒有停止學習、有沒有停止努力——我從來不用“奮斗”來講人生,這個詞不是誰都可以用的。毛澤東在奮斗,切?格瓦拉在奮斗,卡斯特羅在奮斗,我們一個“小螞蟻”奮什么斗啊,能夠作為一個生活的幸存者,已經很了不起了。
而我能“幸存”下來,不過是得益于“自我教育能力”。這種能力,說得不好聽點,就是像狗一樣活著——餓了去找肉吃,病了去找草吃。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即使沒上過大學,他一輩子都在上大學,知道如何滿足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最需要的東西;而沒有這種能力的人,他在學校里讀了幾年就是幾年,大學之后也難有什么長進。
我的優勢在于:我讀的是師范,知道怎么給自己形成一個自我教育體系,所以我的自我教育能力比其他人更強。1985年至1987年在廣州外語大學讀夜大,1988年到德國進修新聞和時政,讓我通過學院式的教育,掌握多了一門語言,讓我走出國門,看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廣播體系和最專業的職業思維方式,但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我更多的還是靠自己個人實用性的學習、摸索和領悟,來完善自己的知識構成的,而不是單純依賴于一兩次的學院式教育。我最重要的自我教育方式是讀書與實踐并重,精讀與泛讀交替,讀經典作品與讀經典理論兩條腿一齊走路。因此我覺得我的自我教育一直是卓有成效的。
高考沒有存在意義了
77、78年通過高考、今天又是事業有成的人,會感謝高考改變人生;而當年高考落榜者,不管今天成功與否,他們不會罵高考。我相信,沒上過大學的這些人,其人生故事可能會比考上大學的來得更豐富精彩。但,高考恢復30年后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考上的、沒考上的,大學畢業出來的,都在罵高考,因為時代已經變化,高考制度實際已沒有存在的意義。
其實30年前的高考,在人才選拔中也有缺失的地方,它不一定把最優秀的人都囊括進去,只能大概劃一條線,把比較強的人選進去。如果只考文科的話,我相信沒有人能考得過我,如果考理科的話,可能小學6年級的學生就考過我了。
我主張取消統一考試,讓各個大學自主招生。當年100個人挑7個,現在100個人挑70多個能進去,有必要這樣去卡嗎?而且,現在很多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為了這個高考而學習,越來越不能自由成長,離快樂越來越遠。我覺得,現在生于八九十年代的孩子并不快樂,他們所謂自我,不過是一種極端的反抗方式。
我曾經口出狂言,按照大學教的新聞學理論去采訪,什么都采訪不到。如果讓我來教新聞系學生,我會讓他們多看經典的新聞作品,然后再學理論,再去實踐。缺少經典的熏陶,這是現在大學生最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