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網上錄取零距離
2007-10-25 16:44:54新浪網文章作者:張穩剛
自1999年全國高考招生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遼寧、湖北、廣西、四川、云南九個省市進行網上招生試點以來,網上錄取在教育部的直接領導和大力推動下,已經走過了近十年不平凡的探索歷程,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網上招生高校也由最初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2所高校迅速擴大到全國所有高校?梢哉f,目前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莘莘學子都是通過網上進行錄取的。對廣大考生和家長而言,網上錄取從最初幾年的頗帶神秘色彩已發展到如今全社會的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那么,網上錄取的特點和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 網上錄取就是高校通過計算機網絡錄取考生,即招生學校不用招生人員到外地省市錄取現場內參加錄取,而是通過中國教育和科研信息網,在高校內由計算機直接接收考生生源省區招辦遠程網傳來的考生電子檔案,由高校根據招生章程閱檔后提出擬錄取和退檔意見,經省級招辦審核批準后,即可完成錄取工作。
普通高校招生實施網上錄取后,錄取工作仍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體制。教育部統一領導全國高校招生網上錄取工作,各省級招辦組織有關高等學校分批次進行錄取新生工作。學校確定調閱考生檔案材料的比例,決定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取的專業,并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由于網上錄取明確了院校、招辦的職責,因而達到了責任明確、有效管理的目的。
高等學校要成立由校長、招生辦、紀檢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網上錄取領導機構,專門負責錄取和處理招生中的問題,使錄取體制更加趨于完善,確保高校招生錄取公平、公正。
一、網上錄取的主要環節揭秘
1.省級招辦負責考前采集考生電子檔案信息、考后劃分錄取批次、投檔前征求高校調檔比例的要求,錄取開始后省級招辦根據招生計劃和有關政策在規定時間內按考生志愿及投檔比例向院校投放符合院校投檔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
2.高等學校在錄取工作開始后,首先要登錄遠程網與省招辦核對招生計劃。運用全國統一的網上錄取軟件系統在規定的時間下載考生電子檔案并組織人員閱檔,提出是否錄取的意見,在規定時間提交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或退檔手續。
具體來說,網上錄取首先要求省級招辦將考生基本信息電子化,即將考生的報名信息、體檢信息、考試成績、報考志愿等基本信息制作成電子檔案,存儲在計算機中。在招生錄取過程中,省級招辦按高校提出的調檔比例(高校招生計劃數的1:1.2以內),將上線考生的電子檔案通過網絡傳輸給高校,高校通過聯網的計算機下載、調閱并審查考生電子檔案。閱檔后,根據本校招生章程的規定設置條件進行專業預投并確定預錄取考生的專業。
對于未錄取的考生,則直接在其電子檔案上注明退檔原因,并在投檔單上作退檔標記。如果高校按計劃完成了錄取任務,省級招辦審核后就會發給高校“錄取結束” 的指令;如果高校未完成計劃,則需要重新調整招生計劃或者是繼續錄取,由省級招辦根據考生平行志愿和服從調配志愿分期分批進行投檔,有些省份在錄取期間還會多次發布信息向考生征集志愿,直到高校完成招生計劃。
3.對于高校要求退檔的考生,要經省級招辦進行審核,如果理由充分,則審核通過,錄取結束;如果理由不充分,則通過網絡退回高校。高校的錄取與計劃一致后,就可以通過省級招辦打印錄取名冊了,省級招辦打印出新生錄取名冊后簽字蓋章,高校按照錄取名冊向考生發送錄取通知書。這樣網上錄取工作的一個循環就結束了。錄取工作結束后,高校還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分專業報考情況、一志愿錄取情況等各類統計工作。
二、需要考生明確的問題解析
1.確保電子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這部分內容是高校審查、錄取考生的基本依據,尤其是錄取期間考生的聯系電話、體檢信息、通信地址等。
2.志愿信息建議考生最好填寫“服從調劑”以增加錄取的幾率,由于計算機嚴格按照預定程序運行的特點,要盡量避免因考生本人志愿太高,或專業局限性太大,檔案周轉和審閱后合理落選而成為“死檔”的現象。這種“死檔”一般不可能參與調劑錄取,從而進入下一批次或最終造成考生落選。
3.考生報考前一定要對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有所了解。高等學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有效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如對考生外語考試語種、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等的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數級差、對政策加分投檔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等。這些因素都是網上錄取設置預投檔模版的重要參數。
4.考生在錄取期間應密切注意報考高校和本省招辦隨時公布的錄取信息,因錄取期間時間緊、任務重,每一批次的時間間隔僅僅兩三天,只有掌握了錄取信息,才有可能抓住錄取機會。
總之,近些年來推行的網上錄取加之教育部自2006年推出的網上報送計劃,有力地推動了招生錄取工作的健康發展,這些工作也已成為高考改革的重要內容,使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更加公正、公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錄取的準確性,為進一步深化高考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
網上招生高校也由最初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2所高校迅速擴大到全國所有高校?梢哉f,目前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莘莘學子都是通過網上進行錄取的。對廣大考生和家長而言,網上錄取從最初幾年的頗帶神秘色彩已發展到如今全社會的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那么,網上錄取的特點和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 網上錄取就是高校通過計算機網絡錄取考生,即招生學校不用招生人員到外地省市錄取現場內參加錄取,而是通過中國教育和科研信息網,在高校內由計算機直接接收考生生源省區招辦遠程網傳來的考生電子檔案,由高校根據招生章程閱檔后提出擬錄取和退檔意見,經省級招辦審核批準后,即可完成錄取工作。
普通高校招生實施網上錄取后,錄取工作仍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體制。教育部統一領導全國高校招生網上錄取工作,各省級招辦組織有關高等學校分批次進行錄取新生工作。學校確定調閱考生檔案材料的比例,決定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取的專業,并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由于網上錄取明確了院校、招辦的職責,因而達到了責任明確、有效管理的目的。
高等學校要成立由校長、招生辦、紀檢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網上錄取領導機構,專門負責錄取和處理招生中的問題,使錄取體制更加趨于完善,確保高校招生錄取公平、公正。
一、網上錄取的主要環節揭秘
1.省級招辦負責考前采集考生電子檔案信息、考后劃分錄取批次、投檔前征求高校調檔比例的要求,錄取開始后省級招辦根據招生計劃和有關政策在規定時間內按考生志愿及投檔比例向院校投放符合院校投檔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
2.高等學校在錄取工作開始后,首先要登錄遠程網與省招辦核對招生計劃。運用全國統一的網上錄取軟件系統在規定的時間下載考生電子檔案并組織人員閱檔,提出是否錄取的意見,在規定時間提交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或退檔手續。
具體來說,網上錄取首先要求省級招辦將考生基本信息電子化,即將考生的報名信息、體檢信息、考試成績、報考志愿等基本信息制作成電子檔案,存儲在計算機中。在招生錄取過程中,省級招辦按高校提出的調檔比例(高校招生計劃數的1:1.2以內),將上線考生的電子檔案通過網絡傳輸給高校,高校通過聯網的計算機下載、調閱并審查考生電子檔案。閱檔后,根據本校招生章程的規定設置條件進行專業預投并確定預錄取考生的專業。
對于未錄取的考生,則直接在其電子檔案上注明退檔原因,并在投檔單上作退檔標記。如果高校按計劃完成了錄取任務,省級招辦審核后就會發給高校“錄取結束” 的指令;如果高校未完成計劃,則需要重新調整招生計劃或者是繼續錄取,由省級招辦根據考生平行志愿和服從調配志愿分期分批進行投檔,有些省份在錄取期間還會多次發布信息向考生征集志愿,直到高校完成招生計劃。
3.對于高校要求退檔的考生,要經省級招辦進行審核,如果理由充分,則審核通過,錄取結束;如果理由不充分,則通過網絡退回高校。高校的錄取與計劃一致后,就可以通過省級招辦打印錄取名冊了,省級招辦打印出新生錄取名冊后簽字蓋章,高校按照錄取名冊向考生發送錄取通知書。這樣網上錄取工作的一個循環就結束了。錄取工作結束后,高校還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分專業報考情況、一志愿錄取情況等各類統計工作。
二、需要考生明確的問題解析
1.確保電子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這部分內容是高校審查、錄取考生的基本依據,尤其是錄取期間考生的聯系電話、體檢信息、通信地址等。
2.志愿信息建議考生最好填寫“服從調劑”以增加錄取的幾率,由于計算機嚴格按照預定程序運行的特點,要盡量避免因考生本人志愿太高,或專業局限性太大,檔案周轉和審閱后合理落選而成為“死檔”的現象。這種“死檔”一般不可能參與調劑錄取,從而進入下一批次或最終造成考生落選。
3.考生報考前一定要對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有所了解。高等學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有效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如對考生外語考試語種、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等的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數級差、對政策加分投檔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等。這些因素都是網上錄取設置預投檔模版的重要參數。
4.考生在錄取期間應密切注意報考高校和本省招辦隨時公布的錄取信息,因錄取期間時間緊、任務重,每一批次的時間間隔僅僅兩三天,只有掌握了錄取信息,才有可能抓住錄取機會。
總之,近些年來推行的網上錄取加之教育部自2006年推出的網上報送計劃,有力地推動了招生錄取工作的健康發展,這些工作也已成為高考改革的重要內容,使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更加公正、公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錄取的準確性,為進一步深化高考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