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后將帶來就業問題 高招重文輕理日益凸顯
2007-08-21 18:41:17南京晨報
4年后將帶來就業問題 重文輕理現象日益凸顯
今年財經類專業明顯熱于往年,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本一錄取中,在這兩天進行的本二批次錄取中表現得也異常突出。據高校招生專家分析,考生今年對經管類專業趨之若鶩,和其學數理化的信心不足有關,同時,也是盲目追逐熱門專業心態的一種體現。而這種現象帶來的后果是:今后的就業將會成為問題。
工科專業拼不過經管類
今年的本一投檔線顯示,財經類高校在同一區域的高校中均處于領先地位。上海財大以647分位居上海高校第三,僅次于復旦、上交大。中央財經大學以632分在名校云集的北京高校中名列第五。東北財大、西南財大的投檔線均在610分以上,與同類地區的其他高校相比,一枝獨秀。
“財經熱”的勢頭在本二批次繼續得以體現。上海金融學院、天津財經大學的投檔線均超過本一,南財、南審在南京高校中也處于領頭羊位置。從今年首次擠入本二的南京兩所學院來看,這一點體現得更為明顯。南大金陵學院今年有6個專業在本二招生,該校投檔線是559分,本來線上生源夠了,但因為專業不服從的考生較多,大約要退幾十份檔案。據該院副院長錢鐘介紹,考生都想學金融、國貿,英語、阿拉伯語兩個專業也還可以,但是計算機、電子專業生源明顯不足,可能要到后面的征求志愿中再招。以工科見長的東大成賢學院,也遇到類似的情況。學工部主任唐小平介紹,今年學校有17個專業在本二招生,其中三分之二是工科,另有三分之一是經管類。從考生填報志愿的情況看,國貿、會計學、財務管理、物流管理4個經管類專業供不應求,報考十分火爆。相對來說,工科除了土木等熱門專業,還有一些專業生源不足。
錄取越到后面選文科的考生越多
為什么經管類專業今年升溫得這么快?錢鐘認為,這和現在學生怕學數理化密切相關。“感覺他們對學理工科信心不足,相對來說,覺得學文科更容易一些。”他同時流露出憂慮:大家都嫌數理化難、學得苦,那將來技術專業的人才肯定要緊缺。
唐小平也表示,在江蘇52萬考生中,選文科的占了多數,這和高校的專業設置結構是不符的。而且,錄取越到后面,學文的就越多,這種現象本二批次比本一明顯,到了本三、專科就更明顯了。“另外,大家追逐經管類專業,還有一個心態,就是認為這些是熱門專業,今后好就業。”
中學“文科現象”逐漸凸顯
記者了解到,和早些年“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社會心態不同,如今中學里的“文科現象”已逐年顯現出來。
“過去一個年級只有一兩個文科班,現在好了,文科班的數量超出了理科班。”南京某中學校長告訴記者,該校今年高三年級共有10個班,其中有7個是文科班。像他們這樣“文理倒掛”的學校還不少。白下區某中學校長告訴記者,近兩年來文科生人數增長超過30%。今年高三年級文科學生為340多人。而前兩年,文科生的數量都只有260人左右。
南京市招辦一位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數據:2005年,選擇文科科目組合的考生共有10849人,占報考人數的35.82%;去年,報考文科科目組合的考生增加至17896人,占報考總人數的46.2%。“除幾所老牌名校外,其他學校的文科生人數都有明顯增加。”該工作人員說。
文科生年年增多,不少中學校長認為,這和江蘇現行的高考模式不無關系。“對于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選擇理科容易得高分。但根據近兩年的高考試卷分析,文科比較側重于基礎知識考查,學生只要吃透書本,考個中等成績一般不成問題。所以,文科雖然不易得高分,但還是比較穩妥的選擇。”南京某中學校長表示,近幾年的高考題,物理化學試卷的難易度波動較大,而歷史和政治的難度則相對穩定,一些學生選擇文科,也是為了確保自己的成績不會出現太大波動。
經管類專業今后就業令人憂
對于這兩年越來越突出的“文科現象”,高校專家認為,這是一件令人憂慮的事,其帶來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就業。
“大家都學會計、國貿,社會上哪有那么多崗位啊?”錢鐘說,“財經熱”的背后可能就是今后的“就業冷”。唐小平認為,冷熱專業都是暫時的,現在熱的專業,將來因為人才飽和就可能變得冷。以經管類專業來說,現在基本上所有學校都在開,一年的畢業生數量就十分巨大,將來的就業令人擔憂。他還指出,相對來說,工科的就業前景更好,即使對于財經類行業來說,有工科知識背景的人也更受歡迎,更容易有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