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最后50多天如何復習文綜理綜
2007-04-12 16:05:49北京娛樂信報
決戰高考的氛圍越來越濃,如何在決戰到來前的50多天充分抓緊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呢?現就文綜、理綜科目提出一些建議和看法,供廣大考生復習參考。
歷史:深化理解課本
長期以來,在歷史學習和復習中,考生一般只是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認識水平簡單停留在與中學課本相同的淺層次上,很少站在理論的高度加以闡發,對于史學研究最新動態及高等學校的歷史教材、史學新著等缺乏了解,往往難以捕捉到準確的信息,以致事倍功半。因此,考生必須進行知識更新,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深化對課本的理解,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揭示事物的本質,準確把握復習重點。同時,考生應當認真學習哲學和史學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在歷史學習和復習中,把材料內容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去加以分析、認識,才能培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歷史不僅表現為歷史現象,歷史學科的任務是通過歷史的現象認識歷史的本質,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從當時的經濟狀況、政治狀況以及這些狀況的發展變化等方面分析這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活動發生發展的客觀條件和社會根源、推動歷史進程的諸多因素,以及事變結果所產生的影響,進而發現事變的性質和規律,總結出它們提供的歷史經驗。例如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和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雖然它們發生的時代、地點、國家不同,但本質上有共同點,那就是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前進的道路,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美國獨立戰爭、意大利統一、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的辛亥革命都有實現民族獨立的一面。
對廣大考生來說,變被動機械地單純接受老師的灌輸為主動思索和探究未知歷史問題的本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切忌死記硬背、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膚淺做法,對于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種歷史現象都要層層不斷地追究“為什么”,真正弄清楚其前因后果和本質特征。我們必須明確,復習決不僅僅是簡單地“溫故”,更重要的應該是一個深入“知新”的過程。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歐洲資本主義大國法國在開戰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亡國了,究其原因可以歸納為長期以來其推行綏靖政策,縱容侵略,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依仗馬其諾防線;對德軍的閃電戰認識不足,軍事思想落后;對德軍的主攻方向判斷錯誤等。通過對類似問題的總結,較好地避免了對知識的簡單重復,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地理:經;貧w教材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地理考綱在考試能力要求、考試內容、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等方面沒有變化。地理知識考試范圍基本穩定,只有個別知識點作了調整,符合考試中心一貫強調的“穩中求變”的高考思想。共有三處變化:一是將“資源問題”改為“人類對陸地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二是將“長江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征;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黃河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征;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系組成和水文特征;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备臑椤伴L江、黃河、珠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征;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三是刪去了“世界糧食問題”?荚嚪秶w中學高、初中階段全部內容,即考查知識點由四大板塊(自然地理和地圖、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8本教材組成,重點知識突出。
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經;貧w教材,盡量利用教材中的語言組織答案,因為教材中的敘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對科學和完整的。對某一問題的解答,應語言規范,表述思路清楚,書寫要注意有條理,準確地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政治:注重基礎知識
從近年來的全國高考文綜測試中的政治試題來看,盡管其背景千變萬化,設問的角度層面紛繁,但通過對答案的仔細分析不難看出,這些題目大多是對相關基礎知識的重新排列組合。這一基礎性特點決定了我們在接下來的二輪復習過程中仍然要注重基礎知識,這是根本,這是永遠都不會變的。
此外,要注意熱點復習的專題性?v觀近幾年全國文科綜合高考政治試題,可看出政治試題有強烈的時代烙印。在2007年備考復習中,考生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為主線,關注黨和國家的重大路線、方針和政策,了解黨的會議精神、全國人大會議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央關于解決“三農”問題的四個“一號文件”)、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等時政熱點;要重視人文精神、關注國計民生,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諧發展,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視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縮小居民收入差距等問題;還要以構建和諧世界為指導,關注我國對外政策和外交活動、大國之間的戰略關系等。對熱點問題要加以歸類,分若干專題具體分析。
物理:四項建議
1.物理雖是理科,該記的也得記。對物理學科的一些基礎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尤其是熱學、光學、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中的概念和規律當然要記牢,這些屬一級基礎。還應記住的是一些常用的結論、方法,這些屬于二級基礎。如果到用的時候再去推導,費時又易出錯,不如干脆記住。
2.重視對思想方法的小結提高。在總復習中,務必要重視對各種物理思想方法的進一步掌握,這是一項更高層次、有更高效率的復習方法。解力學問題常用的隔離法、整體法;處理復雜運動常用的運動合成與分解法;追溯解題出發點的分析法;簡單明了的圖線法;以易代難的等效代換法等等,均為中學物理中基本的思維方法。同學們在聽課和閱讀中除關心知識點之外,務請注意這些思維方法的實際應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為己有,再在練習中有意識地運用,以求進一步熟悉它們。此外,在聽課中,建議大家格外注意聽老師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樣隨著審題而描繪物理情景、怎樣分析物理過程、怎樣尋找臨界狀態及與其相應的條件、如何挖掘隱含條件等等。這些都遠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題任務更有意義。一旦領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發揮出比老師更強、更敏捷的思維能力。
3.瞄準“中檔題”?倧土曤A段不是題做得越多越好,應該精選精練,有針對性地訓練。高考理綜物理命題以中檔題為主,因此目標應是瞄準中檔題,真正吃透題中描寫的物理圖景,分析清楚物理過程,感悟解題思路。個別尖子學生可以適當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難度較高的壓軸題,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4.重視解題的規范化。因為這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俣嗫唇旮呖荚囶}提供的參考答案的解題過程,體味圖示、文字、公式在解題中的有機穿插和銜接。
②自己在解題時嚴格要求。要設定題目中未給的物理量;應用物理定理、定律列物理方程等都要用文字說明列式依據。要把重要關系式寫在一行中間突出位置,寫成“詩歌”的格式。對于多過程、多狀態的物理問題,盡量用圖示或文字加以說明,使閱卷人一目了然;物理量必須有單位,必要時對計算結果的物理意義加以討論等,一定要杜絕不良的公式推積式解題習慣。
③要將題做完整。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物理方程便丟手不做。平時練習都不能規范地將題解完整,在考試的緊張環境下怎能寫規范。
化學:一種訓練
近年高考都是在重視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突出能力的考查,而且每年對能力的考查力度不斷加大;另外,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點熟但不知如何運用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高考復習的第二階段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專門訓練,即以“精選題”為起點,課堂為平臺,著力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知識遷移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
采用專題的形式進行訓練,即根據第一輪復習的情況,從專題中精選出“常錯題”、“經典題”等。首先要細心研讀題目,認真分析題目,思索如何將題目要求與題目給出的信息、有關的化學知識聯系起來,恰當運用有關的化學理論知識來解題。其次,解題后進行題后再思考,探究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有哪些、考查的技巧有哪些、解答的思路是怎樣的、自己在什么地方不甚清楚、這道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采用其他解法如何解、哪種解法最佳、若變換一下題目的條件又該如何解答等等。最后,將題后再思考的過程寫成題析,老師再將學生的題析進行歸納總結,整理出最有代表性的解題方法和題后再思考感悟印發給學生,讓學生對照著理清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三個注意
1.注意處理好專題訓練與閱讀教材落實基礎的關系
當前的復習中存在著一種偏向,即只著重專題訓練,忽視閱讀教材,這樣不會打牢基礎,能力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以知識為載體,考查考生的能力,處理好試題中能力和知識的關系,是試題質量高的一個標準。要在復習過程中處理好基礎知識與專題訓練提高能力的關系,掌握好學科的基礎知識。
2.注意構建專題復習網絡
要學會概括知識要點,弄清各知識要點的來龍去脈。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根本。結構化、網絡化,才能在解決問題時迅速地、有效地提取知識,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情況下,能根據網絡結構找到其他的途徑,尤其是高考試題覆蓋面較廣的主干知識如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生物與環境幾章,應重點復習。
3.注意突出實驗,關注現實
突出對實驗能力的考查,聯系實際,關注現實,是高考生物試題的一大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復習時必須突出對實驗的復習,通過復習實驗提高自己的實驗能力;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與生物科學相關的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生物科技發展的熱點。以現實問題立意,是高考命題的一個特點。平時要養成關注現實、關注生活的習慣,許多問題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答案。要關注當代生物科學發展的熱點,關注報刊媒體中有關生物科學發展的熱點問題,還要注意,熱點問題僅僅是一種素材,不管是什么熱點問題,如果放到高考題中,落腳點必然是中學教學的知識和能力范圍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