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07年自主招生三個啟示
2007-03-03 14:44:53新聞晚報
啟示一:申請材料重要性加強
與去年復旦自主招生相比,今年復旦強化了入學申請階段,要求學生和學校在面試前互相了解。一方面,學校在面試前給學生郵寄了學校校情資料,另一方面,面試時間延長至4天后,每一輪面試開始前,專家都約有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翻閱學生的入學申請材料,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因此,學生入學申請材料做得好不好,將直接關系到教授在面試前對你的印象分。
據了解,今年復旦入學申請資料,包含一封申請信、一份由學校蓋章確認的高中三年各科成績單、推薦信兩封以及可由申請人附加提供的本人能力水平代表性作品若干、社會實踐公益活動證明材料以及除此以外還沒有包羅進去的其他可以反映能力的材料另附。復旦希望學生提供的材料有:反映先進事跡的媒體報道復印件、代表性的文學作品1到2件、反映科技創新成果或實踐項目的報告、照片等證明材料、在全國或國際比賽中得獎的材料、表明具備某一方面特長或專長的材料復印件等。
啟示二:知識淵博者受青睞
此次專家面試的問題涉獵領域廣,面試形式也多樣。考官的問題主要圍繞考生提交的入學申請材料展開,如某考生在材料中提到曾經到大別山去學農,約有3個教授對他的這一經歷非常感興趣,問了他“學農感想”等相關問題。
“面試問題涉獵廣”是眾考生一致的印象,包括當前新農村、外來務工者、股市、
臺灣問題等社會熱點問題都成為面試的話題。組織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也成為教授們關注的方向,如“假設你考進了
復旦,被競選為班長,如何管理好班級?”、“假設你在原來班級里考試都是第一、第二名,但是進入復旦后,變成班級中的最后一名,會怎么辦?”等。
此外還有發散性思維題。如有一名教授拿了一塊橡皮擦,請學生在1分鐘內講出這塊橡皮的用途;還有教授在面試中穿插問了一道簡單的數學微積分試題,考察他的解題思路。
啟示三:學生綜合素質要提高
如何看待復旦這次自主招生?進才中學小趙有番話讓記者印象深刻。他說:在他們學校里,不乏有成績非常拔尖的同學,但是因為各科成績不平均,這次沒有被復旦選上。相比之下,他則是屬于那類各個學科成績都非常平均的人。如果按照正常高考,那位學習拔尖的同學多數能考上復旦,而在自主招生當中,他各方面綜合能力則顯示出競爭優勢。兩者各有所長。
復旦招生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面試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此次復旦組織的專家面試組里,每組均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自然科學以及學生德育五個領域背景的專家組成,力求實現對考生的全方位考察。據悉,整個錄取工作將于4月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