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音樂術科打分懸殊 有考官打分低遭質疑
2007-02-08 15:14:18信息時報
廣東高考音樂術科打分懸殊 家長質疑海歸考官打分低
省教育考試院解釋屬“正常現象”
2月6日報道 十余年日日醉心于舞蹈、鋼琴的勤學苦練,一切都只取決于幾分鐘的表演。今年高考音樂術科考試已進入面試階段,昨日記者探訪了星海音樂學院考場。針對有家長反映的考官打分懸殊過大的現象,省教育考試院解釋,由于考官來源不同存在審美角度差異,但考官一定會以同一尺度去衡量考生,保證考試公平。
聲樂考試延長兩分鐘
“考場上,一名女生正在音樂聲中陶醉的翩翩起舞,停!突然一聲令下,音樂聲嘎然而止……”受考試時間的限制,這樣的畫面經常出現于音樂術科考試面試的考場上。今年,在省教育考試院的組織下,考場和考官均增加了30%~40%,相對地延長了每名考生的考試時間。
記者在現場看到,以聲樂考試為例,以往每名考生僅有二分半鐘的考試時間,如今,則延長到四分半鐘。星海音樂學院教務處處長雷光耀表示,以往考官經常存在“叫停演奏”的方式,不少學生苦練十幾年但只憑臺上的幾分鐘決定成績,難免因為“叫停”而影響發揮。今年延長考試時間后,叫停現象就很少出現了。
海歸考官打分偏低
據了解,今年廣東報考音樂術科統考的考生人數達6175人,比去年增加了435人。音樂術科考試面試從1月29日已經開始,期間有家長提出質疑,聲稱考官對于同一名考生打的分數差距懸殊較大,有欠公平。星海音樂學院教務處處長雷光耀對此表示,因為考官的來源不同,審美角度有所差異,出現這種懸殊屬“正常現象”。
據悉,今年的考官來自星海音樂學院、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大學等全省6大院校。由于考官來源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打分也就“各有千秋”。譬如,這次的考官中,類似的畢業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海歸專家很多,他們長期在一些高水平的音樂學院沉淀,審美水平較高,打出來的分數難免較低。不過,即便如此,考官也是經過統一培訓,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去做。主考官華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黃漢華表示:“考官一定會保持評分的連貫性,用同一把尺子對所有學生進行評分。因此,考試堅持采用7名考官同時評分的原則,去掉最高最低分,使評分相對公平。
音樂考試醞釀設兩資格線
同時,另一種現象也值得關注,有考生的鋼琴演湊曾經在國內拿過很多大獎,可是因為臨場發揮不佳而名落孫山。
記者了解到,歷年來,全省音樂術科考試的考錄比至少在60%以上,與專業藝術院校4%的考錄比相比,顯然要容易得多。這樣的大眾化的選拔考試能否錄取到藝術天才?對此,昨日記者獲悉,有關專家和考試部門在醞釀一種新的考試模式,即很可能在音樂考試的錄取上設定兩條資格線,一種分數線針對表演天才,一種針對通才性的考生,但這些還有待商榷。
考生故事 苦練十余年取決幾分鐘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術科考試的學生尤為如此。昨日,記者在考場外,采訪了兩名考生。
“我從7歲開始練琴,到現在已經12年,就看今天的五六分鐘決定命運了!”昨天,廣州市藝術學校的考生吳嘉瑋告訴記者。如果考差了都不知道怎么辦,因為這幾年學藝術真花了不少錢。”小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從7歲開始彈鋼琴,請老師、買材料、都花掉很多錢。到了高中以后,一年的學費就是7千多,三年就花了3萬多元。12年下來,起碼花掉爸媽10多萬元,所以考不上真對不起家里人,感覺蠻有壓力的,因此不斷調整心態讓自己努力。“不過萬一這次考不上我也不會放棄的,或者是下一年再考,或者是半工半讀。”小吳對藝術的追求十分執著。
聲樂考室里,一塊紅色的拉簾隔開了考生與考官。拉簾這邊,來自汕頭華僑中學的邱露野正在激情地演唱《斷橋遺夢》;拉簾那邊,7位考官正在用心傾聽,間或在紙上劃劃。一曲完了,小邱滿懷信心地出來了:“自我感覺還可以吧。”主考聲樂的她松了一口氣。
“6年來,每個星期媽媽都會騎著摩托車把我從澄海一直搭到汕頭學唱,風雨不改。在學唱的一個小時里,媽媽往往在身邊陪伴,而且把老師教的內容都仔細記在筆記本上。她迫著自己把內容學會,然后回來督促我。所以為了父母怎么也不允許自己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