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專業介紹:空間科學與技術
2007-02-01 15:55:19新浪考試
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是為了適應我國空間科學與技術事業的發展而新設立的專業,其前身是于1958年成立的空間物理學專業。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與研究的內容包括:利用各類航天器上的觀測儀器和實驗設備,研究日地空間、行星際空間、恒星空間環境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演化過程;研究天體(包括地球、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彗星、小行星和其他恒星)的結構特性及其形成和演化過程;利用空間平臺進行各種在地面實驗室中不能實現的科學試驗,研究微重力條件下的各種物理化學過程、生命現象和材料的生成;利用探空火箭和各類航天器的空間探測技術。目前,空間科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以下幾門學科分支:空間物理學、空間天文學、空間天氣學、微重力科學、空間生命科學和空間地球科學等。我們這里所說的空間技術,主要只指與空間科學研究和應用有關的技術,包括空間探測技術、衛星與空間站應用技術、航天器防護技術等。21世紀將是空間科學蓬勃發展的新世紀,北京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是我國空間科學、應用和探測技術高級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本專業是國家空間物理學博士點和碩士點、北京市重點學科,學科方向齊全、教師學術水平高,研究成果豐碩,國際、國內合作廣泛,發展前景廣闊。根據當前空間科學和技術發展的態勢和本所各方面條件,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有四方面的方向:空間物理學、空間環境和空間天氣、空間探測技術、航天器防護技術。
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教授、副教授7名,高級工程師2名,師資力量雄厚,并與國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有著密切的聯系及良好的合作關系。本專業注重培養大學生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基礎,深厚的外語與計算機知識,了解并掌握現在空間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本專業畢業的學生不僅具有很強的從事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的能力,而且能適應現代社會多方面工作的需要,能夠成為一代新型的科技與管理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除大部分考取國內外研究生外,其余的主要志愿到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能源與資源、航天與通訊和國家機關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高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