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藝術高考備考指南:美術主考8種能力
2007-02-01 15:05:49大眾網-生活日報
現在美術高考形式多、內容多、要求高,總的來說考察了考生的8種能力。
1.感受力。一個東西擺在這兒,我們有一種感覺。比如一個靜物、一個人坐在那兒,它的軟硬、輕重、大小、顏色的華麗與樸素等,對這些都得有較好的、正確的感覺。
2.想像力。
3.記憶力。比如2005年的聯考,要求速寫“彎腰掃地的人”,由現場的監考老師擔任模特,監考老師并非專業模特,因此有些老師的動作堅持沒多久就變動了,為此很多考生就畫不了。其實這個時候,就需要考生富有記憶能力,記住老師的動作畫面,把它“默寫”下來。
4.理解力。觀察、分析,是理解的前提,理解了,才能更好地進行表達。
5.審美力。即要有美感。比如比例、黃金分割等。
6.表現力。表現力是手上的功夫,比如素描是長期訓練的結果,需要在訓練中循序漸進地提高。
7.創造力。藝術的本質、生命就是創造。比如畫真人時,必須進行藝術處理,有所概括、有所取舍地進行創作。
8.應變力。
應變能力是綜合素質的表現,“變則通”同樣適用于美術考試中。比如2005年中央美院有道題要求作畫“秋天的風景”,秋天的基調色就是黃色,如何在黃色中表現其他的色彩?這時就要考生恰到好處地變通處理,比如畫中畫一些人,能通過人所穿的衣服來表現其他的色彩。
(淄博美術教研室 楊玉剛)
美術類專業考試是非常注意表現技巧的一門考試。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抓分。反之,則容易失分。而根據以往的經驗,美術類考生常會出現五大失分點,今天我們就請專家來支支招。
美術考試,F五大失分點
忽視了畫面關系和節奏。以畫頭像為例,有些學生認為只要畫好頭部,肩部、頸脖部都是次要部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影響了整張畫面的視覺效果。
忽視畫面層次。如人頭像中,最暗的是哪個部分?最亮的是面部哪個部分?灰色的地方應該分成四五個層次。
忽視畫面質感。如頭發的蓬松感,眼珠像玻璃一樣的透亮感。
忽視畫面細節。以一個人的嘴角為例,嘴角彎曲往上,代表微笑,往下則是代表哭喪、沒精神。
忽視立體感。考生畫鼻子時,應把握好鼻梁正面、側面、下面等關系,找出其中的結構線。
為避免這些失分點,考生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合理控制考試時間
如何有效地訓練時間控制呢?考生最好將3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合理地劃分時間段,如:看到試題,首先花上10分鐘進行觀察等。最后一定要空出15分鐘時間對畫面進行最后調整。此時最容易出現畫面灰、效果不強烈和畫面瑣碎的毛病。通過畫面調整,應盡力使之成為干凈利索、層次分明、色調和明暗清楚的作品。僅在這一環節,就可以拉開10到20分的差距。
考色彩要強調畫面構圖
備考色彩要強調構圖訓練。很多考生認為考色彩就只考察色彩,對畫面構圖不進行組織,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從前幾年的美術類專業測試情況來看,一般是給考生一張靜物照片,考生可以根據靜物,任意構圖,因此構圖好不好就很重要。此外,在考色彩時,最好要從整體色調來確定使用的顏色。即使同一種紅色,也能有五六種表達顏色。
速寫考是拉開差距關鍵
近幾年考試中,速寫部分一直是考生的弱項。因此,速寫考得好不好,將成為拉開考生彼此間差距的關鍵?忌鷳撛诳荚嚂r間內,將“速寫”處理成“慢寫”。要注意3點:一是速寫中,也應當有一些明暗部分體現;二是要畫出人物面部神態,其次是要畫出手部的關節結構,注意線條的前后關系;三是要突出畫面形體的轉折面,不要只畫一個平面(如全部正面或全部側面)。
(濟南子牛藝術學校校長 李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