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07年春委高中校本課程六大熱點
2007-01-31 13:17:49城市快報
四大變化
(1)在課程設置方面,由國家統一管理的模式變為“國家、地方、學!比壒芾淼哪J剑窗岩徊糠终n程的開發和設置權放給地方和學校。
(2)在教材編寫方面,由過去的全國統一課本變為“一標多本”,并提倡一個省市要選用多種版本的教材。
(3)在教材的使用方面,提倡教師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開發課程資源,不再像過去那樣要求“緊扣教學大綱和課本”。
(4)在教學方式方面,要求師生要轉變教學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少講,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今年春季開學,全市高一學生將像大學生一樣,體驗“選課制”和“走班制”。昨日,記者從“天津市普通高中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研討會”上獲悉,市教委要求各學校結合實際,制訂各具特色的校本課程方案。鼓勵開設綜合性、創新性、有特色的學校課程,開足108課時、不得少于6學分。
天津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敏勤對校本課程開發進行解讀,并表示開發校本課程對于各學校形成獨特辦學風格,一線教師提升專業科研水平,學生個性特長充分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資源 鼓勵遠程共享
“有的學校在師資力量、辦學條件、課程資源方面比較欠缺,在短時間內開發不出很多供學生選擇的多樣化課程,”王教授建議,部分學!皟瀯莼パa、資源共享”,聯合開發一些課程共同開設。
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高等學校、科研單位、職業學校,聯合開發課程或邀請他們到學校開設課程;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的優勢,搞聯合開發,一些好的課程通過互聯網共享。特別鼓勵城市中條件比較好的學校,通過互聯網和遠程教育系統把一些比較成熟的課程傳送給農村學校。
課程 必須開足18課時
按照《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要求,每門課程作為一個模塊最低1個學分,1個學分每周2課時需要講授9周18課時,另加1周2課時的復習考試!澳壳坝行┗顒诱n或選修課只講三五課時,不能算是一門課,只能算是一個專題講座或系列活動。”王教授表示。
另外要有“課程綱要”(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活動安排、課程實施說明、考核評價說明等等),不同于一般的系列講座與活動。
教材 不提倡編寫教材
“現在有些老師認為開發校本課程就是編寫教材!蓖踅淌谡J為,不是每一門課程都需要教材,因為教材的編寫周期長,相對穩定,而校本課程的特點是比較靈活,能根據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及時更新,另外也考慮到學生的經濟負擔,所以現在校本課程一般不提倡編寫教材。
開發 多方共同參與
各學校要成立由校長、教師代表、學生及家長代表、教育專家和社區相關人士等組成的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師生比2:1,重大決策獲半數以上成員通過才準予發布。
每學年兩個學期開設的學校課程,須分別在當年的5月1日和11月1日前形成《學校課程開發方案》,遞交給具有行政隸屬關系的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沒有通過審核不得在學校中實施。每年報告實施情況,教育行政部門決定是否繼續實施。
選課 遵循志愿優先
首先,分大類逐門統計第一志愿選課人數。人數達到班級限額上限90%的課程先行確定,學生的第二、三志愿一般不再調劑;選課人數接近或達到班級限額2倍的課程,如師資、設施條件允許,可以組建兩個教學班,由主講教師負責與其他教師共同開設,以確保學生意向的實現。
選課人數未達到班級限額下限(10人)的課程,優先從選課人數超過班級限額上限的課程中,調劑第二、三志愿補足,以確保課程的豐富性。調劑仍未達下限的課程,淘汰出局。按志愿優先原則綜合調劑余缺,不要強求班級人數的均衡。
評價 學習成就評價多樣化
學校課程開發評價包括課程方案評價、課程實施評價、學生學業成績評價3方面。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建立自律的校內評價機制,評價的結果應向相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建立多樣化的學習成就評價體系,倡導在學習活動的情景中評價學生,倡導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背景進行個性化評價,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記者:胡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