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VS微電子學
2007-01-14 16:18:21《高校招生》 節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同屬于“電子信息科學”類。
專業學習特點
在專業設計上,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學習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電子、計算機、信息技術三大知識板塊。該專業對學生的數學、物理、英語基礎要求很高。學這個專業的學生常常覺得“很賺”,一是學的東西很多,二是因為動手的樂趣多。如何應用信息理論、電路與系統理論;電子學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獲取、傳輸、處理;控制信息,設計電子信息系統等,都是它的使命。因此,這就決定了該專業擁有理論與實踐結合這個鮮明的特點。學生寓學于玩:攢機子裝電腦、拆MP3、修手機、甚至為心儀的女孩制作電動小玩具等都是它們的拿手好戲。
微電子學是一門極其活躍的新學科,說它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和信息化工業的發展動力毫不為過。它使計算機運算能力成倍數增長,硬件成本大幅度降低,讓各種智能化模糊型電器大行其道。它的學習內容專一、目標明確,就是研究新型電子器件及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并學會用計算機輔助集成電路分析,可以說,在血緣關系上它與電子科學與技術相當親近,有很多交融之處,甚至可以把它認為是后者的子專業,術有專攻,學有更精、更深。學生需要有很堅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做很多實驗。
培養目標及就業前景分析
由于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培養的是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專門人才。因此,該專業人才在電子、信息、計算機三大領域大受歡迎。畢業生就業的范圍非常廣泛,在電子方面,可以做電路設計工程師,有線無線都能上手;信息方面,可以做電信工程師;計算機方面,搞軟硬件開發都在行。
微電子學具有新的“特”點,是電子信息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應的是IC產業,即集成電路,簡稱芯片,它是電子信息產品的核心器件,相當于各種電子設備的腦細胞,承擔著運算和存儲功能,是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源頭。目前,電子信息產業被列入最具發展潛力的高科技產業。作為其核心技術的微電子學,更是有了用武之地。而就供求關系來說,目前及未來幾年,這個專業都應該有不錯的發展勢頭。
喊出打造IT口號的城市很多,從北京的中關村到三大“動漫城市”――蘇州、大連、杭州,再到將電子信息產業確定為支柱產業的上海、天津、南京、深圳、廈門、成都,以及不善言辭只用行動說話的IT制造業發達的東莞、惠州等珠三角經濟圈,眾多熱門大城市都對這個專業人才“渴求之極”。
可以說,微電子學人才是當前社會最為稀缺的人才之一,做硬件工程師、專事集成電路設計開發、器件制作和工藝,酬薪相當高,尤其在一些技術創新著名的大公司里,至于相關的軟件設計師,雖然門路不如做硬件的廣,待遇也是相當不錯。
(注:近年來,開設微電子學的院校有所增加,但主要還是以綜合大學和理工科院校為主,文科大學一般不涉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硬件與做軟件有所不同,后者可以憑頭腦,前者則是要要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之上,微電子學的研究要求使用的實驗設備非常昂貴和精密。受此影響,因而,微電子學在一些學校的學費相對較高。一些高校將微電子學更名為“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
專業學習特點
在專業設計上,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學習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電子、計算機、信息技術三大知識板塊。該專業對學生的數學、物理、英語基礎要求很高。學這個專業的學生常常覺得“很賺”,一是學的東西很多,二是因為動手的樂趣多。如何應用信息理論、電路與系統理論;電子學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獲取、傳輸、處理;控制信息,設計電子信息系統等,都是它的使命。因此,這就決定了該專業擁有理論與實踐結合這個鮮明的特點。學生寓學于玩:攢機子裝電腦、拆MP3、修手機、甚至為心儀的女孩制作電動小玩具等都是它們的拿手好戲。
微電子學是一門極其活躍的新學科,說它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和信息化工業的發展動力毫不為過。它使計算機運算能力成倍數增長,硬件成本大幅度降低,讓各種智能化模糊型電器大行其道。它的學習內容專一、目標明確,就是研究新型電子器件及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并學會用計算機輔助集成電路分析,可以說,在血緣關系上它與電子科學與技術相當親近,有很多交融之處,甚至可以把它認為是后者的子專業,術有專攻,學有更精、更深。學生需要有很堅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做很多實驗。
培養目標及就業前景分析
由于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培養的是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專門人才。因此,該專業人才在電子、信息、計算機三大領域大受歡迎。畢業生就業的范圍非常廣泛,在電子方面,可以做電路設計工程師,有線無線都能上手;信息方面,可以做電信工程師;計算機方面,搞軟硬件開發都在行。
微電子學具有新的“特”點,是電子信息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應的是IC產業,即集成電路,簡稱芯片,它是電子信息產品的核心器件,相當于各種電子設備的腦細胞,承擔著運算和存儲功能,是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源頭。目前,電子信息產業被列入最具發展潛力的高科技產業。作為其核心技術的微電子學,更是有了用武之地。而就供求關系來說,目前及未來幾年,這個專業都應該有不錯的發展勢頭。
喊出打造IT口號的城市很多,從北京的中關村到三大“動漫城市”――蘇州、大連、杭州,再到將電子信息產業確定為支柱產業的上海、天津、南京、深圳、廈門、成都,以及不善言辭只用行動說話的IT制造業發達的東莞、惠州等珠三角經濟圈,眾多熱門大城市都對這個專業人才“渴求之極”。
可以說,微電子學人才是當前社會最為稀缺的人才之一,做硬件工程師、專事集成電路設計開發、器件制作和工藝,酬薪相當高,尤其在一些技術創新著名的大公司里,至于相關的軟件設計師,雖然門路不如做硬件的廣,待遇也是相當不錯。
(注:近年來,開設微電子學的院校有所增加,但主要還是以綜合大學和理工科院校為主,文科大學一般不涉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硬件與做軟件有所不同,后者可以憑頭腦,前者則是要要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之上,微電子學的研究要求使用的實驗設備非常昂貴和精密。受此影響,因而,微電子學在一些學校的學費相對較高。一些高校將微電子學更名為“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