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愿的誤區:學校的由來看仔細
2006-12-21 16:48:13本站原創
1.學校更名。近幾年興起了一場高校改名熱,比如全國已有不少學校更名為科技大學或理工大學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考生在填報高校志愿時最好能了解該校的歷史沿革,搞清該校的由來、隸屬關系、辦學實力等,不要被其看似響亮的名字所迷惑,有疑義時可以向老師或專家請教。有些學校改名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考生報考,考生對此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某某大學是原來的某某學院,隸屬于某部委或地方,在某個專業上實力一般,名字也不吸引人,于是將其改為時下最叫得響的名字,了解充分些就不會看花眼了。
2.校名不等同于專業名。有些考生以為農學院就是教種田的,法學院就是教學生學法律,化工大學就只有化工專業……這種理解是錯誤的,農學院里其實也有計算機專業及時髦的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專業,特別是在一些綜合性大學,學校名稱根本不等同于專業名稱,比如北京理工大學里就開設有涵蓋理工、管、文、法、數等學科門類的數十個專業。
填報志愿說到底還是要落實到填報專業上,錄取最終也是按考分高低順序排進專業。在填報志愿時,興趣始終是第一位的,只有感興趣的專業才能學得更好,根據自己的分數量力而行才有可能被錄取,對一些分數不是很高但又想上一些熱門專業的考生來說,為了能既有學可上又能學自己喜歡的專業,就需要眼光開闊一些。想上計算機專業,農學院的分數比其他理工大學的錄取分低,有什么理由不報呢?